翻新时间:2023-04-29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读正确;
⑵ 读通顺。
⑶ 思考:
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⑴ 课堂交流:
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⑵ 个别读课文:
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思考: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⑴ 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⑵ 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
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
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⑴ 尝试有感情朗读。
⑵ 朗读指导。
⑶ 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
(机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⑴ 比较:
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⑵ 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⑴ 思考:
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⑵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 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比较:
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别了,一个本该属于我的下午
- 我的一家
- 游太极洞
- 捉迷藏
- 爱的诺言
- “大笨孬”——“演员风波”
- 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 又一年的五月
- 阳光自述
- 说礼仪
- 爱是束缚吗
- 电梯里的欢笑
- 童年趣事——落汤猫
- 小学的哈宝啊
- 发明新产品——时空穿梭机
- 循环经济刍议
- 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
- 对知识经济的若干思考
-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 企业科层制度的创新发展
- 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看我国就业促进战略
- 迈向数字经济营销九大变革
- 浅析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新贸易理论及其技术和制度因素
- 新儒家、新道家与新经济
- 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剂
- 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及会计反映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国企产权改革
-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 论新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案例及反思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研究式教学的点滴体会──谈我在《观潮》教学设计中的做法
- 画家的眼睛,作家的笔──《口语交际·习作》习作指导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养精蓄锐成语言──《观潮》教学案例
- 钱塘潮水自天来──《观潮》教学设计与解读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