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8

《观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编排的都是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单元训练目标是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因此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朗读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并能熟读成诵,背诵积累文章3、4两个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人声鼎沸”、“山崩地裂”、“浩浩荡荡”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加以运用。

2、了解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知道运用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能把事物表达得等清楚。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4、让学生领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1、交流布置学生查阅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板书:

天下奇观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潮》就是作者在观看了钱塘江大潮后写下的文章。那么,在作者眼中,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读课文来感受一下。

揭题:观潮。

生读书。

2、作者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呢?

交流。

“观潮”和“天下奇观”,“观”意思一样吗?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观潮”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二、直奔重点,感受奇观

1、请学生自读3、4小节,用一个词概括潮来时的感受。

(壮观、雄伟、气势汹涌等。)

2、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大潮的壮观呢?划下来,再读,把它的壮观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例举:

⑴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你看到“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占整个江面,心里怎样(激动),来,把这份感觉读出来!

⑵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师:一丈是3.3米,两丈多高,相当于我们三、四层楼那么高,三四层楼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直扑过来,那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来,把它的壮观读出来!

⑶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后的资料袋。

(如开课时,已有学生说过的话,则联系起来说说,教师可借助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再说:这句子写得太妙了,可要把它读好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大家都一起来练练,比赛谁读得更棒?

⑷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师: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这响声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轰隆窿),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写得多好啊,我们再来读读。

⑸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大家会说些啥,叫些啥?

(“潮来了!潮来了!”“大家快看哪!快看哪!”……)

对,这就叫人声──鼎沸!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3、刚才通过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到了潮来时的雄伟壮观,可是却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请你听老师读一段话,看看谁有本事能听出文中是用哪几个词把潮来时的顺序写清楚的?

⑴ 师读:(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括号中的词语教师在读时,故意有意识地加以强调。)

请学生动笔做: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 )向我们移来,( )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交流: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

(由远到近。)

一起再读这段文字。

⑵ 师:潮来时,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观看录像。

(录像播放潮来时的壮观画面。)

⑶ 录像是老师的一个朋友拍的,他普通话不好,想请同学们帮忙配一下音,行吗?配音的时候最好能朗诵出来,行吗?

学生再次练读、试背。同桌练说。指名配乐给录象配音。集体配乐配音。

(有难度的学生允许看着前面括号中的连接词。)

三、巩固基础,抄写片段

请学生抄写文章3、4两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背3、4两节。

2、老师说词语的意思,请学生猜词语。

声音很响,好象雷在滚动一样。(闷雷滚动)

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人声鼎沸)

风和浪都很平静。(风平浪静)

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齐头并进)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山崩地裂)

形容气势很大。(浩浩荡荡)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3、做填空题,可选择第二题中的词语来填:

我去海宁观潮,刚开始,看到(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 ),顿时,( )。后来,随着响声( ),白浪翻滚,一浪浪( ),一浪浪( ),那声音如同( )。

二、教学2、5两节

师:潮来时,场面非常得壮观,那潮来的前后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读文章2、5自然段,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自读2、5小节,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潮来时,还是潮来的前后,钱塘江总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交流第5小节时,理解“霎时”“风号浪吼”的意思,能给“霎时”换词。

三、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师:苏轼称赞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钱塘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它总是那么叫人神往,再请同学们读全文,感受一下。

四、推荐阅读,课外拓宽

拓宽阅读《同步阅读》中的相关文章,然后交流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四季
我的邻居小胖子
致老师的一封信
身边的美德故事
感恩校园,感恩老师
我的老师
一张照片
我对老师说,教师节快乐
感谢老师
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师恩难忘
老师,我想对您说
未来的小车桥
温暖
简论开展理工类大学生研究计划的探索
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探讨
试析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简论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试论全面质量管理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浅析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探讨
试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探析
简析民国时期的“大学自治”
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浅析地方性高校社会化服务绩效评价内涵研究
试析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之刍议
试论独立学院实现“独立”的战略理论基础
试析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与科研融合
试析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创新研究
试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的思考和探索
反刍阅读展开联想──《月光曲》教法新探
《月光曲》审美教育例谈
我这样教《月光曲》
《月光曲》教学感悟
《月光曲》教学扎记
播放《月光曲》适宜吗?
《蒙娜丽莎之约》相关链接
抓住情感这一主线教《月光曲》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谈
“月光曲”与“烛光曲”
抓“愤”“悱”,重感悟,强训练──我教《月光曲》
曲美文美情更美──浅谈《月光曲》一文中的审美教育
《月光曲》教学随笔
《月光曲》朗读指导
聆听春天的声音──《月光曲》听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