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2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九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难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
四、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复习人物特点和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
2.预习下文,要会读,并考虑课后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游戏老妈
- 齐达内的落幕
- 我的暑假生活
- 大姐姐
- 我的妈妈
- “辣子”班长
- 我家的评论专家
- 男孩子
- 堂弟
- 男孩子
- 老师的目光
- “书虫”爸爸
- 我
- 我们班的“照抄”
- 淘气可爱的小弟
- 数学课堂合作教学之反思
- 1000元的生日礼物
- 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思考
- 派德运动:韩国经济起飞的第一桶金
- 奏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协奏曲
- 提烟税后更要禁烟
- 利用视频资源让名著教学走进孩子心灵的探索
- 前门进去,后门出来?
- 女王道的老味道
- 让语文学习习惯点亮小学生的生命
- 也谈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性
- 积极创设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应用情景
- 落马者的“中国式越狱”
- 中国在意日美同盟吗?
- 重视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 《紫藤萝瀑布》教案
- 25 《世说新语》
- 6 理想
- 《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
- 28 女娲造人
- 22 羚羊木雕
- 23 散步
- 《在山的那边》
- 24 诗两首
- 风筝
- 7短文两篇(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 《童趣》的教学设计
- 1 在山的那边
- 《童趣》教案
- 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