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2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不胃强暴,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24分
1、推敲小标题,联系课文第3小节,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任务难,看出蔺相如才智超群)小结学法:联系上下文
2、听录音第8小节
要求:边听边想,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最能反映蔺相如品质的句子划出来。(言行为主)
3、交流
出示重点句:
他理直气壮地说:“......”
(1)齐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可围绕“理直气壮”词提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骗回了和氏璧,为什么还理直气壮?)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说一说
(3)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读一读
(4)蔺相如要把璧撞碎,真会撞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秦王会让他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朗读
4、听录音第9节
出示重点句: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国
(1)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后果会怎样?那蔺相如为什么还大大方方?对比秦王态度
②重点段意思讨论
如果有诚意-先交城
不然无诚意-不交城
杀了我也没用不讲信用
得不到璧
(2)朗读指导
(3)小组方法,口答段意
(4)人物评论: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长处)
三、课堂练习。5分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2、用“之所以.....是因为......”联系第二个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四、布置作业。6分
1《作业本》1、2、4
2、预习另外两个故事
板书:
学习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
2、联系上下文
以将相和,完璧归赵
蔺相如语言
{行动机智勇敢
教后感:
《将相和》一课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课前教师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情况,并做到适当摘录,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文作好铺垫。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教师课堂又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在课前短短几分钟里,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样,既为顺利地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黑洞探险记
- 万泉河探险记
- 冒险不等于探险
- 一次有趣的探险
- 探险洞一游
- 金星探险记
- 圣灯山探险游
- 竹林探险
- 探险的真谛
- 我心目中的探险家
- 玄真漂流探险记
- 太空探险记
- 探险杜家谷
- 海底探险
- 第一次古墓探险
- 浅论称呼语超常规使用的顺应性
- 民间武术的界定及现况探索
- 为人之目标,立党之根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试论动词隐喻映射
- 分析文艺院团演艺产品成本控制
- 浅析预设三论: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
- 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分析及对策思考
- 如何塑造企业中的营销文化
- 论解放思想
- 分析民族文学艺术中的民族性格
- 报纸与戏曲关联的演进刍议
- 浅谈语篇分析方法比较
- 论探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相似点
- 对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思考
- 浅谈供电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措施
- 《可贵的沉默》 考点练兵2
- 《七颗钻石》写作特色
- 《可贵的沉默》 考点练兵1
-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3
- 《绝招》 教案讲义2
- 《可贵的沉默》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可贵的沉默》 教师语录
- 《可贵的沉默》 教案讲义2
- 《可贵的沉默》 范文习作
- 《可贵的沉默》 作者简介
- 《七颗钻石》重点字词意思
-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 《可贵的沉默》 趣闻故事
- 《七颗钻石》课后习题答案
- 《绝招》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