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终于党、终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情。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课题,生疑激趣
1、板书课题、解题。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从审题入手,在交流解答中点出文章中心,达到了从整体入手的目的。)
2、简介时代背景。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欣赏课件。
(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达到激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
(出声读、默读、边读边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兴趣会比较浓厚。)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读文,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展开讨论,只要分段能讲出自己的道理即可。)
2、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由小组合作完成,再分别汇报,全班交流。)
四、选读课文,体会情感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交流自己喜欢的句、段,谈谈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边读边画,简单记下自己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从文章中心入手,为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
二、在精读中品析鉴赏
1、老班长闪光的品质在作者描写的三次喝鱼汤的情景中得以充分体现。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品一品。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1)、第一次喝鱼汤的情景是怎样的,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2)、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几句话体会老班长的闪光品质。
“我起初不喝鱼汤,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神态,体会人物内心。
联系前文老班长“硬咽鱼骨头”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场面,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上来。)
(3)、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抓住你深受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
启发想象: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梁,此时此刻,手掣鱼竿,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内心。)
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思考: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为什么老班长这么说?
体会“浪费”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三、在研读中感悟、感染
1、课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现“啊”字,找出带有“啊”字的句子,练习朗读,品悟情感。
(以往学生往往对“啊”字的读法不加区分,这就不利于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读好这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对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处。)
(1)、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请把“啊”和全句联系起来轻读,体味这两个“啊”字表现的思想感情。
(2)教师范读
(由词联句,由句联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长可敬可佩的形象,突出了革命战士之间的深厚友情。)
(3)、自读自悟
(交流、朗读中体会到不同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语调、语速、语气不能都一样,应随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2、配乐分角色朗读全文。
(透彻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感染。)
3、总结升华,课堂练习。
(1)、说一说你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2)、写一写学了本文的感受。写心里话,抒心中情。
板书:
金色的鱼钩
三个病号
饥饿
喝上
难过
不吃
咽下
走出
威胁
鱼汤
激动
鱼汤
鱼汤
草地
老班长
合不
喜出
语重
皱起
皱纹
壮烈
拢眼
望外
心长
眉头
舒展
牺牲
终于革命、舍己为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学校
- 我最喜欢的漫画书
- 未来的学校
- 我与轮滑的故事
- 春、夏、秋、冬的精灵
- 恐龙时代
- 小皮皮
- 放学第一次自己回家
- 考18名以后
- 自我介绍
- 我喜欢做的事
- 即将来到的期中考试
- 20年后的母校
- 我们的校园
- 蝴蝶花
- 快速轨道交通引导型卫星城市的规划及发展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展望
- 津滨轻轨代建制管理模式下的投资管理与控制
- 后冷战时代的欧盟中东战略与伊朗核问题
- 从大一统到全球化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判
- 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问题的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探讨
- 城市铁路车站规模与临近道路交通量的关系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噪声污染及防护措施
-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
- 城市轨道交通曲线轨道超高有关问题探讨
- 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 从大陆—农业文明与海洋—商业文明的视角看台湾问题
-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综述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0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3
-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8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1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6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7
-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2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5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9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2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4
-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