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噩耗、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
继续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技能目标: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综合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感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写文章要有中心”。注意在前一组课文教学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怎样做到写出的文章有中心的。
教学难点:理解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教法设计:围绕中心,层层推进。情境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第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强化中心。
1、同学们,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归祖国。岁月如梭,一晃动年过去了,作家魏巍将当年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留在了人们永恒的记忆里。现在就让我们再次以志愿军的身份走进惜别的人群,让我们深情呼喊:“再见了,亲人!”
2、从血缘关系上看,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是亲人吗?(板书:不是亲人)
3、但在漫长岁月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结下了深情厚谊,虽然不是亲人板书(胜似亲人)
二、抓住中心,自读感悟。
1、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的时候,有多少人赶来为我们送行啊!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大娘,有泪流满面的小金花,有架着双拐的大嫂,她们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此时此刻,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呢?(生质疑)
2、多媒体出示:为什么说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史亲人呢?自读课文找到那些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用体会到的感情来朗读,并能发现,大胆的提出问题。
3、学生自读思考。
三、以读为径,以练为纬。
1、大娘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因为:(多媒体出示)
A洗补衣,几夜没合眼。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B指名读,送打糕的事例。
C理解“雪中送炭”找出课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大娘雪中送炭的艰难与危险。指导感情朗读。
D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来了打糕,送来了战胜敌人的力量和胜利的希望,送得多么及时啊,因此作者说着真是“雪中送炭”啊。在志愿军心目中,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生答)。
E指名读,救伤员的事例。
F理解“唯一”抓住“丢下”“背进”
G一个是与自己相依为命的亲人,还未成年的小孙孙,一个是为了朝鲜人民流血负伤的志愿军战士,敌机来了,大娘毅然绝然地背起伤员,而丢下自己的小孙孙,从这一丢一背里可以看出,在大娘心目中,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生答)
H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女,足以说明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I多媒体出示: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J指导感情朗读,理解“八年来、多少、慈母般的”
K大娘不是我们的亲生母亲然而就像亲生母亲,胜似亲生母亲,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生答)
2、小金花、小金花的妈妈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因为:
A指名朗读,理解“同归于尽”小金花妈妈的死重于泰山,敌人的死轻于鸿毛。
B生质疑:妈妈牺牲了,小金花没有哭,志愿军叔叔要走了,却泪流满面,这是为什么?
C多媒体出示:同志们伤心地痛苦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D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小金花对妈妈的爱,对敌人的恨。这说明在小金花的心目中,志愿军叔叔“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为我们失去妈妈的小金花,在志愿军的心目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生答)。
3、大嫂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因为:
A指名朗读。
B多媒体出示: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你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C指导学生质疑前沿阵地那么危险,为什么大嫂还要去挖?
D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嫂的心目中,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失去双腿的大嫂,在志愿军的心目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4、(导读)当我们想到大娘,为了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当我们想到大娘为了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再夜忍不住了,动情地对大娘说:
当我们想到小金花为了我们失去了妈妈,我们亲切地对小金花说:
当我们想到大嫂为了我们失去了双腿,我们深情地对大嫂说:
四、创设情境,升华感情。
1、回忆往事,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催人泪下,朝鲜人民为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生命代价,这足以表达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种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洒下的鲜血当然还长眠着像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许许多多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所以我们把这块土地叫做“亲爱的土地”。自由联系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段。
多媒体出示音乐和画面:当离别的抽泣声与汽笛的长鸣声交织在一起时,当我们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当列车的轰鸣一声紧似一声时,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吧。
3、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呼喊一声吧:“再见了,亲人!”
五、课后作业: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前三自然段中选择一段背诵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关于留学的利弊
- 蓝色的窗户
- 我心中的校园
- 天上的星星
- 我的寒假生活
- 我心中的平安校园
- 打开心窗
- 同学眼中的我
- 同学眼中的我
- 我故乡的杏啊
- 心中的校园
- 巴国城揽胜
- 同学眼中的我
- 小波同学二三事
- 校园,我心中的乐园
- 谈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理性评判与扬弃(1)论文
- 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 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1)论文
- 服务特性及其对营销策略与管理的挑战(1)
- 李可染的艺术创作研讨
- “文化营销”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先行营销要素(1)
- 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1)
- 有意味的形式与当代艺术的关联
- 中国艺术学科系统的架构
- 浅析清末司法制度之变革(1)论文
- 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 论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1)
- 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
- 简述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中的暂缓判决再研究(1)论文
- 英语作文给出原因句型模板
- 《猴王出世》重难点分析
- 《人物描写一组》整体阅读感知
- 《猴王出世》重点字词梳理
- 《人物描写一组》重点问题探究
- 《景阳冈》考点练兵 阅读篇
- 《人物描写一组》重点字词的意思
- 《人物描写一组》重点字词梳理
- 《景阳冈》趣闻故事
- 《景阳冈》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景阳冈》美文欣赏二
- 《景阳冈》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猴王出世》老师语录
- 《景阳冈》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人物描写一组》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 《人物描写一组》重点与难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