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草船借箭》片断
翻新时间:2023-03-19
要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草船借箭》片断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时,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启发质疑:“你们发现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的?”一位学生提出:“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应该是‘骗’字。”他的话音刚落,课堂上便热闹起来。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这正是他们身上闪现出的求异思维的火花。于是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组织了讨论:
生:我觉得用“借箭”是可以的。船受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我们平时借了他人东西后总会说些感谢的话,诸葛亮正是这样在“借箭”后对曹操表示感谢的。
生: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这不是感谢,而是嘲讽,意思说:“曹操,这下你上当了,白白送了十万多支前。”
生:我觉得课题中用“借箭”,意思深远。俗话说“有借有还”,诸葛亮得到这十万多支箭不是不还的,在日后交战时他会如数归还给曹操。
生:我认为“骗”字含贬义,若用“骗”字就会损害诸葛亮的形象,而用“借”字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发展了求异思维,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便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安阳实小
- 万能房屋
- 龟兔赛跑新编
- 愚笨的蚊子
- 金丝熊
- 游高楼东岩
- 不会湿的纸团
- 游西湾
- 一个橘子的旅行记
- 我的爸爸
- 春雨
- “红娘”
- 手指被卡住之后
- 爸爸的呼噜声
- 走进秋天
- 关于中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比较的研究
- 浅析我国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浅谈关于加强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的思考
- 浅析现阶段稳健的财政政策
- 民事诉讼证据立法与诚实信用原则民法论文(1)
- 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
- 试论国家官员的隐私权民法论文(1)
- 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宏观定位民法论文(1)
- 论避免两岸所得重复征税问题
- 先买权制度的价值批判与反思民法论文(1)
- 婚前财产协议离我们有多远
- 论我国的夫妻财产制民法论文(1)
- 浅谈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问题的探讨
- 浅谈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税收管理分析
- 对阻止欠税人出境的重新审视——从纳税人权利角度出发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2
- 《农业的变化真大》片断赏析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2
- 《活化石》教学反思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1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1
- 《活化石》教学设计片断
- 《活化石》教学建议
- 《太空生活趣事多》说课设计
- 《农业的变化真大》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农业的变化真大》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建议
- 《活化石》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活化石》词语
- 《活化石》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