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草原》第一自然段
《草原》第一自然段
师: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草原的景色很美;草原的空气清新;草原的天空晴朗。
师:你们喜欢吗?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心情。
(虽说琅琅书声充溢每一个角落,但观其神色,闻其声调,似乎不尽人意。)
师:再轻声读一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读课文,品味好词佳句)
师:谁先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一句,因为从这句中我体会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十分可爱;我最喜欢……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不由陶然而醉,能给我一个机会表现表现好吗?(学生期待着)现在请大家现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怎么样,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新感受,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好吗?
(生读得比先前更投入,更出色。)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饶有兴味地读着,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
……
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倡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从以上教例可以看出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段落,先前虽然对学生强调要读出你喜欢的语气来,当琅琅书声充溢每一个角落,其神色、声调,却不尽人意。后来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由此可见,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真情能够流露其中。特别是有的课文、段落或者某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如果对课文内容没有理解,情感就不容易参与朗读。只有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得到生动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这是使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恃,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蜡烛
- 我最喜欢蓝色
- 比什么?
- 不铺张的好爷爷
- 热心的爷爷
- 棒棒糖之旅
- 我的好朋友张婷
- 正在发芽的种子
- 参观东湖水厂
- 铺张浪费可耻
- 路遇
- 一次星际审判
- 秋天的使者——树叶
- 第一次用心感受落雪
- 廉洁故事
- 舞弊审计的特点及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 信息时代舞弊审计程序的创新
- 分析时序的变位——叙事的生命选择
- 解读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内部控制审计新准则
-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贯彻执行中的几个问题
-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
- “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 重建新理性精神及其文学
- 虚假会计报表与舞弊审计浅论
- 关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定位
- 魏晋审美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
- 浅议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绩效审计
-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要素与技术方法
- 参与,才有灵性──《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侧记
-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 《背影》有关资料
- 面对学生的发难
- 一节有待提高的课:《阿长与〈山海经〉》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背影》“解读”之解读
- 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
- 朱自清:低调的人生
- 《背影》的剪裁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杂谈
- 《背影》参考图片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背影》里的“背影”解读
- 《背影》精巧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