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0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
⑴ 学习生字新词。
⑵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
⑶ 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背诵课文。
2、技能:
⑴ 继续练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
⑵ 训练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情感:
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用具】
图片、多媒体等。
【教学课时】
2学时。
第一学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介绍抗美援朝。
2、关于作者。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其中的词语
1、战役、雪中送炭、噩耗、同归于尽、代价等。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试着理清课文的线索。
三、再读课文,理清写作的顺序
1、先讲送行路上的情景(1~3)。
2、再讲车开动时依依惜别的情景(4~6)。
3、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能力。
四、根据写作的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什么时间,谁干什么?
2、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小组里交流。
4、汇报、小结。
五、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仔细阅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六、小组互相交流心得
七、拓展练习
第二学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
1、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复习课文的写作思路。
二、填空,从整体上回忆课文的重点部分
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志愿军满怀深情地追述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课文选举三个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这是因为这三个人代表着______、_____和____。
三、学习课文的第1段
1、老师示范读,让学生思考大娘做了哪件事情。
2、自己归纳。
3、小组里交流,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汇报、小结:
洗补衣服、送打糕、失去小孙孙。
5、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用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几个自然段
1、第2段:体会 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2、第3段:通过挖野菜一事说明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3、采用多种方式训练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朗读“依依惜别”的一部分
读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胜似亲人,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多读,在读中体会情感,升华中心。)
六、拓展练习
1、本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叙述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会怎样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试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同样以《再见了,亲人》为题目,把朝鲜人民的心声写下来。
【板书】
再见了,亲人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送打糕 失去妈妈 挖野菜
救伤员 十分刚强 倒在血泊
失去小孙孙 分别时流泪 失去双腿
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分数的魅力
- 迟钝与利索
- 感悟爱
- 爸爸的跌打药酒真利害
- 我的姐姐
- 篮球
- 我的童年
- 如果我有一把魔笔
- 因为您的一句话
- 我的
- 美丽的青城
- 一口水井
- 我的梦想
- 快乐旅程
- 把握青春
-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 简析以国学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手段
- 试析文科类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探究及引导策略
- 试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试析高校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制度建设
- 试析大学英语文本教学的思考
- 浅析科技活动中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 浅谈高校大学生管理之浅见
-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
- 试析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的大学发展战略选择
- 试论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 简论有效发挥高校教工党支部作用的思考
- 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试析对泰汉语词汇教学中发现的常见偏误与对策研究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