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半截蜡烛》片段教学案例
翻新时间:2023-08-04
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半截蜡烛》片段教学案例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联络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联络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有充分的根据。想想,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还需要全文逐字逐句读吗?(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的部分,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来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下才能做到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联络站作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联络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
- 一次难忘的写生
- 爷爷家的八哥
- 那天,我好难忘
- 一件失败的事
- 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读《青鸟》有感
- 云
- 打蟑螂
- 假如我是……
- 买菜
- 读《水浒转》有感
- 我的大姐
- 教训
- 他终于笑了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流体动力学中的动量不守恒现象
- Reissner-Nordstrom黑洞背景时空中Klein-Gordon方程的近似解
- 学习“三个代表”—方向的辨析
- “三个代表”的实践与师德建设
- La0.67Sr0.33MnO3基双相复合体系的制备、表征及电磁性能研究
- Gibbons-Maeda dilaton时空中Klein-Gordon方程的近似解
-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做好环卫档案工作
- 宗教体验的神经生理与基础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
- 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调节心理素质
- 类金刚石薄膜的电子结构及组分分布研究
- 浅议大学生毕业前的心理调适
- 传感器前端电路灵敏度研究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七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五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假如》教学设计之二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二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三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六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四
- 《假如》教学设计之三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之一
- 《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