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3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
(没有。)
在影视中见过吗?
(见过。)
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草原?
2、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3、导入新课:
看来大家对对草原的了解还真不少。下面,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老舍走进草原,去浏览一番,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受美
1、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和邻近的小伙伴组成一个小旅游团,去草原浏览,切记不要走马观花,因为你们还有浏览任务呢。
2、出示自学要求:
⑴ 草原上的什么最使你留恋?为什么?
⑵ 设计一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如:
画画、唱歌、朗读、从课外积累的知识等。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三、汇报交流美
1、草原的美景:
⑴ 学生:浏览后,我们觉得草原的景色实在太美了。
师:美在哪里呢?
生:美在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你们想唱什么歌呢?《天堂》、《我爱草原》、《我的草原》、《草原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谁能唱几句吗?一句、两句都可以。
教师播放VCD《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观赏,要求学生用手打节拍,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⑵ 学生:我们小组也特别留恋草原美景,尤其是那地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绿和洁白的羊群。
教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
⑶ 学生:草原的美景让我们看也看不够。如果说要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我们觉得《敕勒歌》最恰当了。
师:你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生背)
⑷ 播放《草原》的课文录相让学生观赏。
⑸ 朗读第一自然段:
请大家选择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后,教师指名几个同学读一读,然后全班齐读。
⑹ 你们除了爱草原的美景,还爱什么?
学生:我们觉得草原不仅景美,人更美。我还爱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
师:从哪里看出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
生答(略)
(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⑺ 练习表演:
学生先读课文的有关段落,选择一个场景自由练习表演,再指名上台表演,表演后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
⑻ 从他们的表演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民族团结、蒙汉情深)
⑼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临别之际,作者发出了这样由衷的感叹。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1、在我们即将离开草原时,你最想说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
3、作业超市:
⑴ 画:
草原的美景。
⑵ 拍:
草原的风光。
⑶ 说:
向他人介绍草原。
⑷ 写:
自己家乡的美景和风俗习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玉帝赶时髦
- 献给母亲的爱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敬畏生命
- 生物链的重要性
- 献给母亲的歌
- 日本流行文化之我见
- 葡萄牙之行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加倍惩罚,不好
- 献给母亲的爱
- 惩罚没有好处
- 献给母亲——懂你
- 不要忘记科技的两面性
- 团结互助,同创辉煌
-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习“三个代表”
- 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体验餐具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 对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本质论
-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 巧用沟通艺术激励学生成才
-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若干思考
- 人的全面发展与“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
- 对三维动画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探析
- 对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手法特征探析
- 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架构模式探析
- 预期违约制度在我国合同法中的适用(1)论文
- 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 中国
- 《桥》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桥》整体阅读感知
- 《桥》考点练兵(二)
- 《梦想的力量》老师语录
- 《桥》老师语录
- 《桥》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桥》重点字词的意思
- 《桥》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桥》重点字词梳理
-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桥》重点问题探究
-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 《金色的鱼钩》写作指导
- 《桥》重难点分析
- 《桥》考点练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