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我军每到一地,都要主动为当地老百姓做许多事。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这是我们能战胜所有敌人的法宝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个故事。
二、检查预习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用小黑板提出自学要求:
⑴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⑵ 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⑶ 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⑷ 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桌讨论。
四、全班交流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两项任务: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让炊事员每天给乡亲们沏一桶茶水。
2、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米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4、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一些传说,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出说明了毛主席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入人心了。
五、引导体会课文的详略
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写得详细。因为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一中心。)
六、通过这一课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8、毛主席在花山
请 碾米 劝 喝茶 帮 推碾
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外婆家的后院
- 方特欢乐世界一日游
- 我对摩尔庄园的感受
- 歌颂祖国母亲
- 我是一个小书迷
- 这是谁的家
- 学打羽毛球
- 美丽的菊花
- 我小时候的糗事
- 家乡美
- 北京欢乐谷一日游
- 精彩的比赛
- 我爱祖国
- 欢笑声中的野炊
- 校园一角
- 浅议普通高等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
- 试论高职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新构建
-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
- 关于高职机电类学生电工实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关于我院网络专业“工学交替”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素质教育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法研究
- 浅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研究
-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 简析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步骤
- 关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衔接问题的探讨
-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营销推广形式及实现研究
- 关于英语课堂上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教学
- 试析数学实验在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推广
- 简论机电类高职物理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及发散点拨
- 《兰亭集序》词语古今异义
-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
- 《兰亭集序》中心意思
- 《兰亭集序》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
- 有感于《兰亭集序》
- 《兰亭集序》迁移赏读与检测
- 《兰亭集序》难解句子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字词解释
- 《兰亭集序》特殊句式
- 《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 《兰亭集序》课文分析
- 《兰亭集序》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