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及新词。
2、看注释,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4、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图片、书籍、影视作品等资料,了解红军长征时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许多是向我们讲述了红军长征中战斗和生活,你还记得有哪些吗?指名简单说一说。
2、1935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史无前例的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回首艰苦卓绝的长征,毛泽东主席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指名读,订正读音。
2、出示词语:
逶迤、磅礴、铁索、岷山,名认读。
3、自己再读这首诗,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读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要想对这首诗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要先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自学提示:
⑴ 看注释、结合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⑵ 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试着用朗读表现出来。
⑶ 记下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理解
1、指名读一、二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读诗句→说方法→说意思→谈理解。
红军凭着简陋的装备,靠着自己的两只脚,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辗转11个省,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路程,有诗句中的词语真可谓是“万水千山”“远征难”。再看看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面对的?引导学生抓住“不怕”和“只等闲”。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有语气朗读,并试着背一背。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2、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情感?
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展示南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理解“逶迤”和“磅礴”。
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
(练习朗读。)
⑵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还记得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理解这句诗。
师: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斗智斗勇,有巧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恶战,多少红军展示葬身与滚滚的大渡河中。你能结合故事和对诗句的理解朗读这两句吗?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⑶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读全诗,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1、这首诗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成为描写长征的经典之作。一起再来读一读,让我们记住这首诗,记住这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壮举──长征,和老师一起背诵课文。
2、毛泽东的诗词很多,都充满了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课下收集一些毛泽东诗词,和同学们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青春历程
- 青春絮语
- 粉色泡沫
- 我爱我家
- 回忆
- 死道
- 猫样年华
- 关于
- 流逝的“8月”
- 我们生于90年代
- 追忆
- 方向
- 怎么才能让自己不痛
- 我的花何时开?
- 青春
- 最保险的名次
- 陈小春&应采儿:会从小教儿子Jasper公益的概念
- 两秒定格二十年
- 奢侈的人生是节约自己
- 小肚鸡肠的书圣
- 不敢晒的才是真幸福
- 总有一件裙子,改变命运
- 婆婆丁与疯姥爷
- 赵薇:明星公民就是别给社会添乱
- 戚继光的另一面
- 给予是一种智慧
- 不要忘了十八岁时的梦想
- 郑伊健:我不会玩浪漫,要宝宝得顺其自然
- 实用主义的简洁力量
- 手电筒的温暖
-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 湖北省黄冈市2005年中考语文卷及答案
-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 2008年黑龙江鸡西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持续更新中)
- 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
- 张中行:藕断丝连
- 《语文常谈》第7章:要推广普通话
- 张中行:多读多写
- 2008湖北省宜昌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张中行:条理与提纲
-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 16、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 2006广东语文中考试题(2)
- 诸子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