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
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 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⑴ 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⑵ 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3、延伸课外:
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
- 富饶美丽的秋天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我的遥控飞机
- 文具盒里面的争吵
- 兔子的红眼
- 未来的房子
- 虎山公园
- 我的太爷爷太奶奶
- 大奶牛
- 雪
- 大象与蚕宝宝
- 家乡的石夫人
- 冬季运动会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
-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
- 责任保险与民事责任的互动民法论文(1)
- 关于离婚自由的法社会学思考民法论文(1)
-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民法论文(1)
- 韩国民法典修定之比较研究民法论文(1)
-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民法论文(1)
- 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 生命权损害赔偿中的基本问题民法论文(1)
- 论代位权诉讼民法论文(1)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民法论文(1)
-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民法论文(1)
- 探析法律中的事实民法论文(1)
- 论学位诉讼的性质
- 地权的困境:明代史个案研究民法论文(1)
- 《称象》教学札记三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称象》课堂教学简评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称象》相关资料
- 《小小的船》教案
- 《称象》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十六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七
- 《太阳》教学实录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称象》大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