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3-05-18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抓重点段,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相关的语句。
2、全班交流。
3、抓重点段进行深入体会: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⑴ 想象画面,丰富形象。
⑵ 联系上文,揣摩心理。
4、感受父亲为什么这样了不起。
5、感情朗读。
三、抓补白点,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1、师生对读。
2、想象说话。
3、感情朗读。
四、回归整体,感悟写法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挖 不论……总……
了不起 在一起
儿子:等 只要……就……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词
二、积累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佳句
三、拓展阅读,感悟情感
阅读《无字的明信片》《父亲老了》。
四、说话写话,抒发情感
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生活中父亲所做的令自己最难忘的事。
2、将自己最想对父亲说的话写下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好爸爸?坏爸爸?
- 抽签
- 谢谢你,郭学欣同学
- 我的小狗
- 我的自画像
- 可爱的弟弟
- 校园艺术节
- 街道的自述
- 未来的家乡
- 调皮的桑桑
- 谢谢你,同学
- 你背书包吗
- 老师,谢谢您
- 我喜欢的赛车——“雷凌号”
- 月景
-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刑法论文(1)
- 依托丰厚传统文化资源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 以传统文化精华创高职文化育人特色
- “人质型”犯罪的适用问题辨析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
-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刑法论文(1)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方法与途径
- 试论中美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 论网络犯罪刑法论文(1)
-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论传统文化与农村老人文化建设
-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刑法论文(1)
- 《母鸡》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片断赏析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3
- 《猫》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猫》课堂实录
- 《母鸡》教学设计与反思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2
-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2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3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