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9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中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与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中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与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学生观看地震场面的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文的第一段,生读:
30万人,四分钟,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如此强烈的对比,你该怎么读出它。
洛杉矶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2年,但这幅画面却定格在了人们的心中:出示课文主题画。
3、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在这对父子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反馈交流: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旁人的劝阻,经过38小时拼命地挖掘,终于在地震的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14个孩子的故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相机指导释词的方法。
同桌互相生字新词,互相纠正。
2、指导书写:
矶:最后一笔像“飞”字的第一笔。
砸:注意笔顺。
颤:结构要紧凑谦让。
四、再读课文
默读。
在你有话想说的地方做上批注。
交流反馈。
六、总结
这是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故事中处处流淌着真情,父亲使你发出的感慨又何止这些呢,随着下节课的深入,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思考。
第二课时
一、走进父亲的内心
找出集中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第12段)
指名读。
学生反复朗读,读到你想说话了就停下来。
父亲总共挖了38小时,38小时整整一天半还多两个小时,文中这样排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读。
哪些人阻挡过他?
孩子们的父母劝阻道:“……”
把父亲的念头读出来:“儿子在等着我。”
消防队长挡住他:“……”
父亲的信念是:“儿子在等着我。”
警察走过来告诉这样做很危险,让他马上回家。
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引读:“他埋着头挖了8小时,12小时……”
在这漫长的38小时艰难地挖掘中父亲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精神、身体)指名读。
38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还要在进行这样超强度的挖掘,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再读。
是什么让父亲如此的勇敢?是什么让父亲变得如此的坚强?又是什么让父亲变得如此执着。(坚定的信念 父爱)
二、感受父爱的力量
1、品读描写语言的句子。
2、父亲挖到了,儿子还活着,阿曼达被困时与其他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之处?
3、阿曼达有一个活下来的信念:无论发生什么,父亲总会和我在一起。
4、父亲对子女宽广深厚的爱,让儿子在困境中拥有希望,儿子的这种态度也影响着周围的孩子,他们都获救了!
三、体会父爱的伟大
如果让你给父爱作个比喻的话,你会说:父爱像……
四、拓展
阅读同步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坚定的信念 儿子
父爱
如:山、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毒品猛于虎
- 竞选大队委演讲
- 盐水泡过的菠萝为什么更好吃
- “9”和“6”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我成功了
- 舍弃花盆,奔出庭院
- 金鱼
- 假文盲
- 好成绩要靠自己努力
- 笑
- 我是妈妈的好女儿
- 体验夏令营
- 瓶子“吞”鸡蛋
- 运动会≠零食会
- 戏仿:经典的继承与重构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及传承人意义
- 中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比较分析
- 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及启示
- 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特殊素质
- 哲学:作为本质意义的人学
- 民族文化记忆和人类文化记忆的融合
- 试析阿瑞吉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理论
- 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毛泽东早期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与选择
-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贝奥武甫》当代改编
- 党的民族政策与边疆多民族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 毛泽东批评理论体系探究
- 清代四川地方政府对私盐失控的原因述评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词句教学
-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练习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 《鸟的天堂》相关知识
-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相关知识
- 《鸟的天堂》相关知识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