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5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课文4~7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初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比较、比喻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创设故事情境,生续说故事:
元旦到了,海洋鱼俱乐部准备庆祝节日,邀请所有的鱼类到海底隧道参加活动。鲸鱼也兴致勃勃地去参加活动,却被红鲫鱼拒之门外,鲸鱼很生气……
教师启发:鲸和红鲫鱼会有怎样的对话?结果如何?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知道鲸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鲸“大”的特点?
二、新授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⑴ 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⑵ 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2、自学课文4~7自然段:
⑴ 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
⑵ 学生回答,师板书:
吃食、生活、呼吸、习性、睡觉、生长
3、选择最感兴趣的一至二个段落认真读一读,并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鲸的生活习性讲清楚的,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读、画图、鲸的自述等)把你学到的有关鲸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4、交流汇报,你想向大家介绍什么?用什么方式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评议:
他(她)介绍得怎么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⑴ 第四自然段:书中怎样描写鲸吃食?(张、吸、闭、滤、吞、扑),注意突出重点词。
算一算鲸的食量2000多公斤有多重?(相当于40多个成年人)30多吨有多重?(可以装6辆卡车。)
师引读,生分角色朗读。
⑵ 第五自然段:生说鲸呼吸的特点;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⑶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⑷ 第七自然段:
师介绍:鲸长得很快,寿命很长;生说这样介绍好不好,为什么?体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说明的好处。
三、延伸
1、你还知道有关鲸的哪些知识?
2、(演示课件:各种各样的鲸)
3、小结:
还有很多知识有待同学们去探索,你会发现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
四、作业
以下四道题目大家任选一道完成:
1、熟读课文,了解鲸的有关知识。
2、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鲸。
3、以《鲸的自述》为题改写课文(也可用课文外的内容)。
4、学习课文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蓝色
- 比什么?
- 参观东湖水厂
- 秋天的使者——树叶
- 一次星际审判
- 第一次用心感受落雪
- 棒棒糖之旅
- 我的好朋友张婷
- 廉洁故事
- 铺张浪费可耻
- 路遇
- 不铺张的好爷爷
- 蜡烛
- 正在发芽的种子
- 热心的爷爷
- 关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 “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定位
- 分析时序的变位——叙事的生命选择
- 舞弊审计的特点及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 重建新理性精神及其文学
-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
- 解读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内部控制审计新准则
-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要素与技术方法
-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贯彻执行中的几个问题
-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
- 信息时代舞弊审计程序的创新
- 虚假会计报表与舞弊审计浅论
- 浅议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绩效审计
- 魏晋审美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 参与,才有灵性──《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侧记
- 《背影》里的“背影”解读
- 《背影》有关资料
- 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
- 朱自清:低调的人生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杂谈
- 《背影》精巧的构思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面对学生的发难
-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 一节有待提高的课:《阿长与〈山海经〉》
- 《背影》参考图片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背影》“解读”之解读
- 《背影》的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