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3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梅花魂》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文章通过阐述老人对一幅墨梅的珍爱透析出梅花那坚贞不屈的气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进而通过贯穿在全文中老人的三次流泪更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侨居在异乡的老人一份对祖国深切热爱和眷恋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声字新词。
2、读懂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恋祖国的感情
3、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入情
1、激情设疑:
教师激情引读“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那么文中“梅花魂”又是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更深的情感呢?
2、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作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齐读课题;
2、讨论理解课题“梅花魂”的表层意思(魂→梅花魂)。
3、轻声读课文,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设计意图:以探究“梅花魂”的深层含义为教学追求,确定学习目标,同时通过教师激情引读和描述,做好情感铺垫,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二、研读悟情
1、引导学生感受老人对梅花坚贞不屈精神的赞崇:
⑴ 研读第3小节体现外祖父对自己珍藏的一幅墨梅图的喜爱的描述,把文章的情感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文字之中;
⑵ 随机渗透文章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人物的心情品质的方法。
⑶ 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
⑷ 问题桥接第13小节外祖父对梅花精神理解的一段话:“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⑸ 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喜爱的两个理由:
① 爱梅花的坚贞不屈。
② 爱梅花是民族精神象征。
⑹ 指导朗读,让学生充分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感情。 1、自读感悟哪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这墨梅图的珍爱。
2、讨论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
3、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感受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得到语感训练。
4、自读理解:从这段文字中所感受到的内容。
5、讨论交流。
6、朗读促情。
2、引导学生感受老人借梅花来寄托一颗热爱祖国的情和眷恋祖国的心:
⑴ 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外祖父三次流泪的语句;
⑵ 问题讨论:
读一读,你知道外祖父这三次流泪分别是为了什么,表达了老人怎样的内心情感呢?
⑵ 指导朗读。
7、快速浏览全文,圈划语句。
8、讨论交流外祖父三次流泪的不同且又共同的情感世界。
9、朗读感受老人“一片热爱祖国的情”和“眷恋祖国的心”。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要想实现高效,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且应得到合理优化,从而避免学生学习走弯路和学习理解感悟的片面和零碎,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劲头始终得到激发和保持。这部分课堂教学,本着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优化,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和文本情感的支撑点展开教学。对:“梅花魂”含义的全面准确的理解把握遵循理解的层次性和实现情感感悟的螺旋上升的理念,先引导学生感受外祖父对梅花图的喜爱,进而话锋一转,“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呢?”它就稀罕在“坚贞不屈”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情感体验的第一个层面。当然对“梅花魂”的理解仅仅在这一个层面还远远不够,“梅花魂”的更深一层含义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外祖父的三次流泪进行深入挖掘,进而明白,这梅花又是包含了老人一片热爱祖国的情和眷恋祖国的心。通过这样几个梯度的阅读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对“梅花魂”有了一个全面的准确的感受。课堂教学流程努力实现板块状推进且环环紧扣,“围绕情感一条线,魂牵梦系梅花魂”。 三、总结拓情
1、再谈“梅花魂”(你对梅花魂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2、欣赏积累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10、讨论交流通过学习理解感悟而对“梅花魂”的全新认识,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秉性。
板书设计
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一片热爱祖国的情
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爱梅花的坚贞不屈 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
2、片段练习:
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描述人物的内心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家园需要我们来打造
- 读《马利,一只与众不同的狗》有感
-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
-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
- 红歌唱响黑山谷
- 童年
- 圣诞节
- 我与恐龙交朋友
- 我爱我班
- 二十年后再相会
- 我和书的故事
- 读《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有感
- 我的童年
- 一场火灾
- 我眼中的曹操
- 傻了似地愣在那里
- 企业月度榜·七月
- 王凯一度没戏拍也没收入
- 新西兰的简单生活
- 中国律师如何立足于世界?
- 《琅琊榜》热播引发热议 当小说作者海宴成了谜
- 吐鲁沟,神话般的绿色山谷
- 中国渐成全球研发投资中心
- 诺奖得主屠呦呦 当年有多拼 曾用身体实验
- 寻觅阔端的足迹
- 西藏,我一生的怀恋
- 马圈古城遗址
- 第八届中国大连国际游艇暨生活方式展成为北方水上第一展
- 《奔爱》“卧谈会”陈妍希、周冬雨趴“上床”谈恋爱
- 路易·艾黎的中国文物情怀
- 核舟记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 深层挖掘,打破局限《爱莲说》教学精彩片断
- 《窗》教案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 粤教版教案八年级《故宫博物院》教学案例
-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
- 济南的冬天
- 胡同文化
- 荷塘月色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 外国诗三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