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6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本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⑵ 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2、能力训练点:
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从而受到热爱领袖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关怀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重点语段的理解,体会伟大领袖对人民的爱。
【教学准备】
写有自学提示的小黑板或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简介花山
二、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三、自学课文
1、用小黑板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⑴ “碾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毛主席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
⑵ 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⑶ 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他为什么还为“碾米”“送茶”这些小事操心?
⑷ 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桌按自学思考题讨论交流。
四、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化
五、按自学思考题分小组运U区讨论
1、“碾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毛主席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
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请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米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普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碾米”。
2、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3、毛主席为什么要为“碾米”“送茶”这种小事操心?
毛主席时时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虽然他工作繁忙,但他时刻不忘群众。课文通过“碾米”“送茶”这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质。这也正是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
4、你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一些传说,也有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八路军或解放军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说明了毛主席及其率领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得人心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三根羽毛
- 小熊的毛衣
- 收获
- 小猪与兔子
- 雷公公喷雨
- 新表和旧表
- 《狐狸与乌鸦》故事后续
- 小猪拔牙
- 三只小老鼠
- 公鸡和孔雀
- 熊猫开店
- 云云家的金鱼池
- 零食国奇遇记
- 我是一分钱
- 毛毛做梦
- 论析培养组织智慧,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 对优化我国现行税制一些问题的研究
- 对“经济长期发展”的思考(1)
-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困境分析
- 武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1)
- 幼儿教师文学素养刍议
-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
- 幼儿教师与家长如何沟通
- 中国电信 妙计安天下
- 关于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来自卡蜜
- 人民币大升值?
- 对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研究(1)
- 浅谈师幼对话中关于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 幼儿教师教育的后现代实践策略
- 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探讨
- 《全神贯注》教学二得
- 《鱼游到了纸上》中心思想
- 《鱼游到了纸上》文本链接
- 语文课堂观察──读中有感,感中发现──教学《全神贯注》有感
- 《鱼游到了纸上》词语解释
- 花港观鱼的传说
- 《鱼游到了纸上》写作特点
- 在罗山实小听《全神贯注》有感
- 胸有成竹
- 教学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教学《全神贯注》有感
- 听《全神贯注》一课有感
-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结构
- 《全神贯注》教学设想谈
- 引导探究巧妙点拨──《全神贯注》教学建议
- 《鱼游到了纸上》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