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5
引导学生“想象场景”──《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出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场面的基础上。
师: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难忘的一个场面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后再回味回味: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生:自读自悟,同座(或小组)交流。
师: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典礼开始时,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时,全国人民欢呼的场面。我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是万分激动、无比高兴,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意味中国人民再也不受压迫、剥削了,他们当家作主了。
师:是啊!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翻身得解放,叫人怎能不激动万分呢?所以,(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大家细细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自读、体会、想象。)
师:谁把这句话读一读,其他人一边听一边闭目想象,这宣告、这声音传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
生: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生:这声音传到学校,大家拿着鲜花,挥着彩带,放着鞭炮,唱啊,跳啊,喊啊,好象要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
生:这声音传到了刘胡兰的家乡,大家一下子拥到了刘胡兰的家里,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她的爸爸妈妈。她爸爸、妈妈来到刘胡兰的遗像前,喃喃地说:“胡兰子啊,你听到了吗?你盼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终于有了出头的日子啦!”
师:是呀,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让我们将写这一场面的二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把人民欢跃的情感读出来。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读。
生:朗读。
(读后互评,评后再读,最后全班齐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古诗中的秋
- 保国寺记游
- 夫子庙的夏夜
- 背起行囊走四方
- 走进古诗中的雨
- 苏州宝带桥
- 古诗中的作文之道
- 神农架游记
- 再见苏州
- 古诗中的四季
- 叶楚伧故居记游
- 泰国旅行记
- 古诗中的“炼字”艺术例说
- 诗
- 三峡日记
-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分析与研究
- Project
- 找出计算机上当前登录入网的用户
- 浅谈实现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的对策
- 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要点探讨
- 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IP网络存储技术研究
- 随机型存储模型应用研究
- 软件项目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浅议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的必然
- Linux在信息家电(IA)上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研究
- 光纤通信技术今后如何发展
- ASP 3.0高级编程(二)
- 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
- 《打电话》老师语录
- 《打电话》重点字词的意思
- 《打电话》美文欣赏(一)
- 《半截蜡烛》重点问题探究
-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一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理解篇
- 《打电话》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
- 《打电话》重难点分析
-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 《打电话》重点字词梳理
- 《打电话》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打电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阅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