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体验性阅读教学的探究。
2、用心读书,体会文章情感。
【策略】
1、设计体验阅读环节,理性引导,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人物,入情入境,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
2、引导多元解读,个性化理解;读写结合,深入浅出,内化情感。
【主要的教学模式】
体验性阅读教学。
【主要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教学中立足学生,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思、辩、写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文中两种不同的爱及其作用。
【主要的教学环节】
1、紧扣课题、整体把握。
2、入情导读、体验角色。
3、个性解读、深化体验。
4、读写结合、内化体验。
【具体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教学中立足学生,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思、辩、写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文中两种不同的爱及其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语句的含义。
2、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课文。
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整体把握
1、板书课题,引导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2、自由读文,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入情导读、体验角色
1、读喜欢的部分,相机引导,感悟理解。
2、学生汇报,指导想象“我”的心理活动和“父母”的情感再度读文,深化理解。
三、个性解读、深化体验
1、想象吵架情景。
2、辩论──同意谁的评价?
四、读写结合、内化体验
1、读文理解:
读最后一段谈理解。
2、以最后一段为蓝本,以巴迪的身份给父母写信表达感激之情(或自己给父母写信,表达这样的情感。)
3、学生汇报、总结激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里的爬山虎
- 月白风清春雨闻
- 缩写《小英雄雨来》
- 行星讨论会
- 小评漫画《假文盲》
- 凤城春
-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 春天来到了
- 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
- 游临沂动植物园
- 家乡,我为你歌唱
- 我与互联网
- 大尼号遇海盗
- 我最尊敬的人---石老师
- 校园里的草坪
- 澳大利亚政府效益审计的启示(1)
- 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相关问题以及监管要求(1)
- 管理审计在铁路内部审计中的应用(1)
- 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审计法律制度情况如何?(1)
-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1)
- 县级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1)
- ACCESS数据库软件在税收审计中的运用(1)
- 英国商业银行内审的特点分析(1)
-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及单位风险的安全隐患(1)
- 西方内部审计十大发展趋势(1)
- 日本中小学计算机教学项目的效益审计(1)
-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作(1)
- 利用Excel进行应收款项的账龄审计(1)
- 浅析黄金企业管理审计的要点(1)
- 澳大利亚内部审计经验介绍(1)
-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 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 明朝时的微雕技艺
- 浅析《核舟记》独到的语言特色
- 《核舟记》课本习题提示
- 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 《核舟记》语法修辞
- 《核舟记》课标解读
- 《核舟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核舟记》参考译文
- 《核舟记》学法导引
- 《核舟记》典型例析
- 《核舟记》学法指导
- 《核舟记》课文简析
- 《核舟记》导读
- 《核舟记》课文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