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解、分析课文,在阅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方法的运用,能够体会人物情感,品味人物高尚品格。《梅花魂》这课把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之处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那些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因此,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章内容的有机结合,相信学生会有柳暗花明的感受的。

教学中,我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以读带说,读中感悟,多媒体辅助等方法理解课文。初步读课文,谈自己的浅淡的理解,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根据问题再次深入学习课文,通过读、说、看、听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特别要重点引导学生对文中的13自然段梅花的品格、梅花的秉性加以深入理解,让学生明白外祖父不仅在赞赏梅花,还在喻人,更是想通过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来表达自己那颗爱国之心。通过欣赏《我的中国心》,让学生随唱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升华。最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在给梅花图附诗上面。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在其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深情导入

同学们,寒来暑往,四季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季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其实,夏天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秋天有“风霜挺立直”的荷花,而严冬则有“一身傲骨”的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质疑

1、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想一想文章围绕梅花写了那几件事?

学生:自由读2~15自然段,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并在书边做简单的画批。

2、读这五件事,想一想哪几件事你能读懂?在哪件事上有疑问要和大家一起交流?

生:从第一件事那几句思乡的诗句,谈外祖父黯然落泪的原因。

生:我能通过读体会外祖父当时的心情。

生:从第三件事体会到外祖父想回国,又一次痛哭。

……

3、反馈:

⑴ 谈一谈你读懂了哪件事?说一说你的理解。

师:还能从那件事读懂外祖父有思想的感情?

⑵ 在哪件事你还有疑问要和大家交流?

教师整理疑问:{板书}

① 有气节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② 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图为什么最后送给我?

③ 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教师必须注重沟通学生的心灵,增进相互了解,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并尽可能地给予表扬,让学生时刻保持愉快的情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

三、精读课文,梳理分析文章

1、含泪赠梅花:

“梅花图”是外祖父的挚爱,是他最宝贵的画,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刻他却送给了外孙女?

学生带着这疑问仔细的阅读12~13自然段:

⑴ 学生默读课文,便读边批注。

⑵ 把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说一说。

2、真心赞梅花:

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就像文中写道的: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与秀气!,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⑴ 体会几个“愈”字体现了梅花得怎样的品格?

⑵ 这三个“有……有……有……”是在说梅花的什么?

学生可以自由谈自己的体会,并通过对句子理解加以评论,或是以读的方式抒发情感。

师:你们见过梅花吗?想看看吗?(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傲雪中的梅花)

3、赤诚喻梅花:

外祖父是在简单的赞赏梅花吗?不,他是在借花喻人,是在赞美着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有气节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把自己了解的有着梅花精神的人和他们的事迹在班级中交流。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补充有关“爱国人士”的图片和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感受上得到升华。让学生从中品味出外祖父也是许许多多中华有气节的人物中的一个,他珍藏墨梅图对梅花的赞美是在表现他的一颗爱国心。不仅如此外祖父也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受到自己的感染,把自己的那颗爱国之心延续到下一代,直到子子孙孙,到此,学生对“梅花图”是外祖父的挚爱,是他最宝贵的画,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刻他却送给了外孙女的理解已经不言而喻了。

4、呼应课题,深化主题:

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梅花象征着什么?

⑴ 学生纵览全文。

⑵ 结合文章内容或者资料和组内同学讨论。

⑶ 全班自由交流。

5、点拨歌曲,升华文章:

全班学生跟着音乐,带着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放声歌唱。

6、赋诗,回归课文:

教师出示一副梅花图,请同学根据学过古诗或自行编写诗句或用文中语句给梅花图赋诗。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清规戒律,实施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开发其创新想象的潜能,我认为把语文课堂延伸到各学科中,让各个学科有机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反思】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教者必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生学得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的荣辱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其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风雨任平生
钱,昨天——今天——明天
忠与义的交织——走进宋江
我喜欢三毛
苏轼的赤壁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压岁钱消费情况调查报
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左右小学生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
金钱是万能的?
说不尽的乔丹
正确对待金钱
微型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1)
写意雕塑与写意中国画表现手法的共通性研究
花鸟画创新意识论述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
试论我国遗嘱继承法律制度的完善(1)论文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中国政治学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中国买方市场分析(1)
谈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气韵生动”
试论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浅析我国股东诉讼制度
飘零与复归:现代人的精神之旅
市场经济下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1)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梳理
《触摸春天》训练素材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父亲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重难点分析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别用眼睛伤害他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巩固篇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
《永生的眼睛》相关文学常识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