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1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我的长生果》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第4课(需一个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像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学情分析】
通过了解性阅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课外独立阅读的轨迹,明确迷醉读书对她写作的巨大影响和切实帮助,懂得写作实践给予她的启迪;通过欣赏性阅读,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理念】
让学生自主学习,着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并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体会阅读的愉悦,去形成自己思想观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交流所知:
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3、默读思考:
“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这篇课文,将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2、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3、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对书的情感。
五、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和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贪吃的好朋友
- 爱
-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 我的老师
- 写给小伙伴的一封信
- 我
- 猫和老鼠
- 哦,美丽的烟花
- 爱在无声的世界中交融
- 朋友,我最珍贵的回忆
- 我与环保同行
- 别有情趣的成果展示课
- 神奇的衣服
- 广告回收站
- 象棋大战
-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一)(1)
-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三)(1)
- 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使用课件
- 俯视与仲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详细内容(1)
-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中“爱心”的培养
- 论良好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详细内容(1)
- 农村小学自然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
- 基于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
- 浅论“学习型”幼儿教师的成长
- 论汉语的负迁移与英语学习
-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详细内容(1)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论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英雄化详细内容(1)
- 论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再见了,亲人》教学谈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六
-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再见了,亲人》引读教学
- 《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七
- 《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五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再见了,亲人》“主导 自学”式教案设计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写法引读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