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0
抓住情感这一主线教《月光曲》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月光曲》一文,叙述了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一所茅屋里遇到穷兄妹俩后,感情由同情到激动,再到兴奋,即而创作出了《月光曲》。全文的主线非常清楚,那就是以贝多芬的情感贯穿全文。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抓住这一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探索生活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
一、以创设情境来显情
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往往比语言来得更直接,更贴切,更能激发人的感情。因此,上课之前,我便打开音乐让学生欣赏《月光曲》。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很快把学生带入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感受其情趣的境界,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接下来,我问:“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答到:“好听!”我接着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曲子?”学生告诉我是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我故作神秘地说:“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生动激情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从静态的课堂拉向了课文中的情境。
课文的重点与精华是第九自然段,这是《月光曲》的内容,也体现了贝多芬感情的变化,要引导学生重点掌握,把握感情。我再次把《月光曲》音乐的高潮放给学生听,让他们闭目欣赏,用心感受。学生们很快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由轻柔到加速再到高昂,他们也体会出了贝多芬感情的逐步加深。在这个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月亮从海面上升起的画面,大海忽然由微波粼粼变得波涛汹涌的情景。
二、以指导朗读来导情
当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后,就很容易引导他们进入课文的意境,读起书来也一定是饱含感情。《月光曲》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兄妹俩的谈话,从谈话中可看出他们家非常穷,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朗读素材,首先我让同桌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谈话,然后再指名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读。他们读得非常投入,我不失时机地问道:“你们刚才读的时候声音非常低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告诉我兄妹俩家太穷了,妹妹渴望听贝多芬弹曲子,却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哥哥满足不了妹妹的愿望,心里非常难过。通过老师语气、语速上的指导,学生们以自己的感情朗读,体会出了兄妹俩的感情,也了解了贝多芬此刻的心情,知道他很同情兄妹俩。
课文第五至七自然段是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谈话。这也是一段能很好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填词朗读。我将每个人物说话的前面加上一些表示感情的词语,如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惊讶地)问,贝多芬(诚恳、热情地)说,盲姑娘听了贝多芬的曲子,(惊喜、赞美地)说。读的时候,我读前面的旁白部分,学生读说话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感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也更好地体会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九自然段我采用了欣赏朗读的方法。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音乐,在音乐的熏陶中再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指名读,从景物的描写中,他们明白了《月光曲》的丰富内容。在读中他们也体会出了贝多芬感情的变化,接着我配上大海、月光、浪涛的画面让学生跟着读。学生们在画面的感染下,再加上自己所体会出的感情,读起来情绪激昂,形成让人心弦震颤的节奏美感。
三、以求异畅想来抒情
课文学完后,为了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好的归宿,也为了使整堂课在美好的祝愿中结束,我启发道:“穷兄妹听了贝多芬的曲子,他们很幸福。从贝多芬那儿他们也获得了自信,今后他们会怎样去面对生活呢?”此语一生,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学生们抒发了自己美好的心愿,有的说盲姑娘的眼睛好了,她和她哥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说盲姑娘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经过努力练琴,成了一位盲人音乐家。至此,学生们迸发出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为这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样的结尾增添了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中的妈妈
- 一处美景--我们的社区
- 秋
- 沙子
- 小猫学本领
- 愉快的郊游
- 游玩淘气猫
- 21世纪我称象
- 小乌龟画画
- 学做陶艺
- 妈妈
- 春天来了
- 我梦中的小发明
- 放鞭炮
- 鸡窝里的秘密
-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
- 试论“车间组织”管理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 关于医学高专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效果初步评价
- 关于中职免学费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 关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精神文化融合探究
- 试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
- 试论国际化视野下职教师资培训的问题
-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
- 对于高职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 关于外语学习中学生同伴互助模式分析
-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自主评价的几点认识
- 关于经济结构调整中河南高职教育研究
- 关于中职教育专业划分原则的探讨
- 关于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方略
- 关于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囚绿记》备课参考
- 陆蠡之死
- 品读语言之美 领悟写作之功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陆蠡年谱及其他
- 陆蠡的散文
-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 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细读《囚绿记》
- 囚绿与困己──解读《囚绿记》
- 《囚绿记》有关资料
- 浅谈《囚绿记》主题
-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