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6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

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改编自一个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关于友谊与知音的感人的故事,这是一段怎样的友情,他们的友情源于什么呢?《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这个荡气回肠、令人回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受韵味

1、自由读:

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在文中作标注: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解题质疑,激疑入文

1、理解文章的题目:

“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对原文词句作恰当的增减,使之通顺、连贯。)

2、伯牙在什么情况下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他要向世人表明什么?

3、你对文中的人物还有什么疑问?

四、研读课文,感受知音

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一遍,讨论理解,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

“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

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炊烟、潇潇春雨……

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怎么赞叹?

(“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6、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7、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

8、子期之死,伯牙悲痛欲绝。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读课文。

9、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五、回顾知音,诵读课文

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我懂了
我的同桌
那一天晚上
我的家庭
我有一个好朋友
献花
我的爸爸
我是小书迷
我的表弟
自我介绍
妈妈,我想对您说
老师,节日快乐!
记熟悉的一个人
在风雨中
今天晴转阴
慈恩寺旅游者类型及体验质量研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酒店营销渠道转型升级研究
山东旅游市场中吸引英国游客的三大因素
背包客行为对旅游目的地发展意义研究
从多维视角看旅游本真性
加快发展江阴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危险感知对女性背包客旅游体验的影响初探
武夷山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地理因子间的关系
加快发展昭平生态旅游的思考
法国乡村旅馆发展模式介绍
海南省过夜旅游者接待总数预测模型的比较
旅游区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探讨
中国会展旅游研究综述
基于GIS的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研究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统筹发展对策研究
支玉恒教学实录——《第一场雪》第二种教法
苏教版《赤壁赋》名师精品教案
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点
怀念文坛大师汪曾祺
窦桂梅讲《三打白骨精》
语文教材增收当代作家名篇
被语文教材毁掉的鲁迅(下)
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何为描写手法
《灯下漫笔》中的情与理
宝玉挨打:众人心态尽显
为学生一生的圣爱奠基——初中语文教材呼唤直面爱情的力作
《 红楼梦》的命名艺术
建国后的中学语文教材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