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受,以读为载体,深入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体会文章的内涵;以读为凭借,表达自我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习全文,在字里行间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情厚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产生爱护动物的情感,懂得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聚焦人物
这儿鸟语花香,四季如春,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春城”的南方城市──昆明,昆明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翠湖,从1985年开始,每年冬天,总会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飘洋过海,到温暖的翠湖度过寒冷的冬天,第二年的春季,他们又千里迢迢地返回西伯利亚,美丽的翠湖边从此也就多了这样一个老人──他的背已经……
1、读着读着,你觉得这会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却被人们称为“海鸥老人”,猜猜看会是什么原因?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个老人,了解这位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
二、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完课文,你最想说些什么?
2、交流,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你会用什么词?
3、课文中也用了一个词,那就是像……
4、现在请你再用心地读读课文,透过文字的背后,你都从哪体会到了这种像亲人一般的感情?划出有关的句子来,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可以做做批注,读一读。
5、交流:
预设老人的语句:
⑴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⑵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⑶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
① 说感受。
② 指导朗读。
预设海鸥的语句:
⑴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
⑵ 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⑶ 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
① 说感受。
② 指导朗读。
三、出示结尾,深化认识
1、没想到十多天后,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你的心情怎么样?
2、补充结尾。
3、交流,此时你都想些什么?谈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4、出示图片,时光永远凝固在了这一刻,如果请你给这一刻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四、谈话结束,练笔抒情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老人叫吴庆恒,他是一位退休老人,退休金不高,一个月仅仅是308元,他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但却把大部分的钱用在鸥群上……
2、昆明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这样一位老人,就塑了一尊像,放在翠湖边,如果请你在塑像上写一段话,你会写什么呢?
3、写话,交流。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像亲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走碇步
- 未来世界
-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
- 看《长在“篮球”上的女孩》有感
- 我的弟弟
- 梦
- 那次,我真的很生气
- 我的妈妈
- 放学
- 雨中登山
- 我终于战胜了胆怯
- “放飞”风筝
- 第一节课
- 大年初一
- 请爷爷吃香蕉
- 绘画形式的政治学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模式分析
- 对日关系的强硬派观点及其根据
- 地铁车站端头井基坑支撑体系
- 地铁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段型设计初探
-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小号码道岔设计
- 传统·秩序·自由——柏克政治保守主义思想评析
- 地铁车辆段设计咨询的几点思考
- 民主的“世界潮流”与“中国化”(下)
- 城市轨道交通公私合作投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筹划设计文件编制探讨
- 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
- 毛泽东同志1957年后何以主张并实施人治方略
-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
- 论合作主义国家
- 《活化石》词语
- 《活化石》教学设计1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一
- 《农业的变化真大》词语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片断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二
- 《农业的变化真大》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三
- 《黄山奇石》综合资料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 《日月潭》教学构想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