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确立“主题研究”的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使语文课堂向课前与课后凸现张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主动地学、创造性的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自学,学会生字,理解“各色各样、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等27个词语的意思。
2、能通过个人悟读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并获得语言的发展,能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中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点记号和学以致用。
4、围绕主题拓展深化,进一步走近鲁迅先生,感受其人格魅力,并培养学生主动大量阅读、个性化思考、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课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信息
二、形象感知,激情导入
1、张贴鲁迅先生像。
2、出示臧克家歌颂鲁迅先生的诗歌《有的人》,指导感情朗读。
3、指名学生简介鲁迅生平,教师做补充。
三、出示主题
板书:
走近鲁迅
四、教师引导
关于鲁迅,我们收集了许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分分类,好吗?
五、师生共同对有关资料进行分类:
1、鲁迅先生生平。
2、鲁迅先生的故事。
3、鲁迅先生的名言。
4、鲁迅先生的著作。
5、回忆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
6、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六、教师引导,揭题
今天我们手头有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它属于上述文章资料的第几类?(他人写鲁迅先生的文章。)对,而且是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写鲁迅,我们来把它作为走近鲁迅先生的第一扇门,打开鲁迅先生的第一扇窗,好吗?
七、学习课文第一段,品词析句,体会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并指导感情朗读
八、抓住文末一句,创设问题情境
教参认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句
概括了文章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对吗?如不对,请你自行设计一个点明中心结尾。
九、引导学生概括四件事的主要内容,并品读分析最能反映鲁迅精神的句子,做好准备
十、根据教学实际,以讨论会或辩论会的形式解决问题
十一、交流,激励
十二、质疑问难
十三、指导感情朗读
十四、课后延伸
1、相互交流有关鲁迅的资料,每人出一张手抄报。
2、举行“走近鲁迅”读书讨论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弟弟“造桥”
- 我爱家乡的凤凰山
- “三八”节的礼物
- 春的自述
- 我能为他人做什么?
- 我为姥姥捶肩
- 先辈的故事
- 游瓜渚湖
- 我是男子汉
- 秋天观感
- 第一次独自乘公交车
- 登西岳华山
- 嗨,我真后悔
- 望
- 参观大雁塔广场
-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及单位风险的安全隐患
- 浅谈电力建设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1)论文
- 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
-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管理(1)论文
- 制定内部控制测评准则
- 法国的旅游业
- 论电力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1)论文
- 浅谈并购前对目标公司的审计
- 现代企业应重视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1)论文
- 介绍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三个典型案例
- 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1)论文
- 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1)论文
- 对电力经济运行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1)论文
- 试析高校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 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逻辑起点辨析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导读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