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3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
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习四件事,揣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一提起闰土,分离了30年后的作者,脑海里就会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点击课件)大家看,这幅图也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所描述的,拿起书,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让这幅画面灵动起来。
二、直奔中心,拉出主线
1、只相处了短短一个月,闰土却成了我记忆中的好朋友,他有什么特别之处深深地吸引了“我”呢?你能用是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吗?快速默读,先用波浪线划出来。
2、交流:
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齐读,你觉得怎样的事才称得上是稀奇的事?
(套红:稀奇。)
(少见的,很有趣的。)
课文中,闰土讲了哪些稀奇的事呢?
概括成: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三、深入学习,感受人物特点
1、让我们走进闰土的故事里,进一步了解闰土吧。选择你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一两件事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读慢一些,留给自己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在最有感触的文字旁边写一写自己对闰土的认识和看法。
2、学生交流(并列):
⑴ 雪地捕鸟:
① 你主要读了哪件事?能再读给大家听听吗?
② 说说你的感受。
(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板书:
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动作词:聪明能干,鸟的名称:知识丰富或见多识广。)
自己读读这一段,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③ 你见过这样的捕鸟方法吗?想亲自操作一下吗?请一名学生边操作边说。
④ 现在,你能像闰土一样说给别人听吗?
⑤ 指名,老师来配合你,当文中的“我”,你可要注意了,我可是很会问的。
师:闰土啊,你能不能现在就帮我捕鸟呀!
生:得等到大雪下了才好。
师:为什么偏要等到大雪天呢?
生:……
师:哦,我明白了,那么你们是怎样捕鸟的?
生:……
师:这样能捕到鸟吗?
生:……
学生评价:
你们说,和文中的闰土相比,我们这位“闰土”怎么样?
雪地捕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件有趣的稀奇的事。
⑵ 看瓜刺猹:
接着交流,你还读了哪件事?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几位同学交流)
重点随机指导朗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怎么“捏”?做个动作?看课文插图,你觉得图中画得这个动作对吗?捏的动作很小,很轻,让我们通过读来校正它。
指导读轻:
再轻点,很好,就要这样蹑手蹑脚,才不会被发现。一起读这句。
男女分角色读,男生读闰土。
“月亮地下”,后面稍停了一下,好像把我们带入了闰土看瓜的地方。
“有胡叉呢!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男生底气不足,再勇敢点!
多么惊险的场面,多么有趣的经历!拿起书,我们一起读这个精彩的片段。
⑶ 看跳鱼儿:
说感受(见多识广)点击课件齐读。
⑷ 海边拾贝:
读,你从这句中又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闰土?
(见多识广。)
想象一下鬼见怕、观音手到底是什么形状的?你拣过贝壳吗?心情怎样?就带着这种愉快轻松的心情,咱们一起读读这句。
3、回到中心句:
⑴ 闰土的心里只有这四件新鲜事吗?再读这句话,点击课件,通过读告诉大家。
指名读。
⑵ 这句中,我往常的朋友都是怎样的人?他们不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说。)
出示:
我素不知道……
一起读。这些事,不仅我素不知道,我往常的朋友一定也素不知道。
出示: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
一起读。师引读:
闰土在海边捕鸟时,──
闰土在海边看瓜刺猹时──
闰土在海边看跳鱼儿时──
闰土在海边拾贝壳时──
⑶ 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有敬佩、赞叹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有自叹不如,惭愧;有羡慕自由自在的生活;有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地;有向往自由的农村生活;有不满封建家长的压制;……)
⑷ 带着丰富的体验,咱们再读读这两段话!
四、想象说话
闰土让生活在高墙深院中的我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是多么想再与他相处下去,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啊,可惜好朋友就要分别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示图。)
五、拓展
1、“我”和闰土虽然才相处了一个月,却情同手足,难分难舍。他们相约一定要再见面,可这一别就是30年,30年后的闰土会是什么样的?“我”和中年的闰土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看谁想得合情合理。
2、30年后,“我”回到故乡,终于和老朋友重逢了,那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读读这段文章。
3、他们此次见面的情景有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4、是啊,这次见面的情景与我们想象的相差太远了!读了这个片断,你有什么疑问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读一读鲁迅的作品《故乡》,也许许多问题就会明白了。同时,还可以去读一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这些作品会帮助你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初当消防员
- 鸟雨林
- 电脑给我带来的快乐
- 今天我真累
- 纸的疑惑
- 塔松
- 小猴变了
- 游白云山
- 啄木鸟治病
- 我那心爱的日记本
- 良药苦口利于病
- 美丽的荷花
- 这教训真不小
- 我看东北虎
- 游本溪水洞
- 试论激励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研究
- 简析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 试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类比迁移法
-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试析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研究
- 试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
- 关于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哲学思考
- 试论趣味教学法在旅游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
- 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探究
- 简析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
- 关于文本细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 试析有效的针对特困家庭子女的社会救助体系
- 关于高职经管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内涵与实践
-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教学中道德引导行为的思考
- 关于“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瑕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句揣摩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法指导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写作背景
- 马克思简介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结构
- “讳饰”修辞格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三段的语病
- 恩格斯简介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解题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插说
- 关于悼词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几句话质疑
- 有大恨,才会有大爱──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 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误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