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自读课文,能自主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一个善意的谎言背后的真情。
3、培养乐于助人的真诚情怀。懂得“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和“每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世界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的道理。
【重点难点】
学会自觉地在字里行间体会文章真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指“要诚实……”几个字)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小学生要诚实,不能骗人,骗人不好)可生活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书上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得了的。
有时欺骗并不会遭到谴责,也许反而会得到感激,比如我们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一场得到感激的欺骗。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交流:你发现了谎言了吗?
残疾青年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二、细读课文
1、过渡:对,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会读书的同学能从课文中就发现蛛丝马迹,会发现摊主的心思,再读读课文,好好找找看。可以圈点关键地方。
2、交流:
⑴ 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
(“一愣”为什么?“一亮”又说明了什么?)
⑵ 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
(为什么“茫然”?为什么要“命令”?)
⑶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去路, “你放下!等碧云来提!”
(为什么“急”?从“拼命”“想阻住”可以看出什么?)
3、他这样的煞费苦心又赚不到钱,为什么还要这样费尽心机?
(为的是让我能读到书。)
4、你觉得“我”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了吗?从哪看出?
(第13、15节的两次哭。)
5、小练笔:
那夜,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几声小虫子的鸣叫,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只有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6、过渡:这时候,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从摊主这善意的谎言中,这虚设的“那匹马”的背后,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三、感情朗读
真会读书!但真正会读书的人不仅会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读出什么来?读出感情来。这件事是“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发生的,可是现在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还是禁不住热泪盈眶,可见情之深意之切,如果我们能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朗读把他的情感表现出来,那才叫会读书!文章很长,这样吧,自己先取一段认为最能打动你的文字来读读,先练习练习。
(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相机评点。)
四、情理交融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有所悟,就是说要读出道理来,悟出人生哲理来。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悟?明白了什么人生道理?
(指名说。)
我也像大家一样,运用我的密笈悟出了这样的道理:
1、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
2、每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世界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5(2)班的风云人物
- 地震中的故事——奋勇救同学
- 妈妈的声音
- 我是“疯狂”的动漫迷
- 我很笨吗?
- 老师真爱笑
- 她
- 老爸做饭
- 我的老师们
- 我
- 电脑保卫战
- 超月糗事
- 拉登的现在与将来
- 张爷爷做的对
- 家中的“老大”
- 林海《琵琶语》琵琶弦上说相思
- 浅析中国扬琴流派的地域性及风格特色
- 我省城乡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问题的研究
-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 语文训练的着力点
-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谈谈语文学习的积累问题
- 唐代的琵琶艺术与琵琶文化
- 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三点做法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 《琵琶行》中的琵琶意象
-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典型意义
- 开垦班级“自留地”
-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 浅论传统扬琴与现代扬琴的演奏技巧
-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 荆轲刺秦王
- 兰亭集序2
- 《祝福》
- 荆轲刺秦王教案
- 香菱学诗
-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 李镇西:再别康桥
-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 老马
- 赤壁赋2
- 人教课标《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案
- 我教《荷塘月色》
- 赤壁赋
- 再别康桥
- 《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