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体悟“穷困”──《穷人》教学片段
一、质疑激趣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老师读了很多遍,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让我们来试着找一找,哪些地方写出了“穷”的特点。
老师可以为大家提供两种表达观点的方式:第一,默读课文,找到能证明你观点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第二,朗读课文,抓住最能证明你观点的句段,展开想象,读好这些句段。
二、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交流探究成果,多角度感悟穷人的“穷”
学生或谈看法,或朗读,充分体会穷人的“穷”。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把握下面几个要点:
1、从“屋内装饰”看出“穷”。
相关句子: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从“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相机引导学生反复读描写恶劣环境的句子,反复品读夫妻的对话。
四、体悟那四处流溢的“富有”
1、师:这些穷人,真的很穷吗?老师一遍遍地读着文章,分析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们的富有。(学生讨论)
2、请大家再次读课文,课文哪些内容体现了他们的富有?
3、学生自由读全文,寻找穷人精神上的“富有”。
4、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反复品味朗读,感悟穷人的美好品质。
预设交流要点:
⑴家的整洁与温馨。
⑵桑娜关心生病的女邻居。
⑶夫妻不顾生活困难收养孤儿。
5、抓住课题,拓展升华:
作者用“穷人”做题目,你认为有道理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如果不用“穷人”做题目,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说出自己的理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研究报告
- 我家的小闹钟
- 迎奥运
- 老师真辛苦
- 打针
- 采蘑菇
- 我的收获
- 快乐的英语课
- 看图钓鱼
- 我和外婆学英语
- 长大的我
- 我的偶像
- 绿叶
- 我喜欢的小动物
- 我的牙膏
- 民粹主义与俄国革命
- 对我国大学体育赛事营销市场的分析与探讨(1)
- 试析法官独立(1)论文
- 西方餐饮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营销策略研究(1)
- 新兴电子商务平台上口碑营销的创新发展(1)
- 牵引超越原理
- 谈中国粉彩艺术创新
- 谈国画中的线性与非线性
- 4P营销组合与7P营销组合的比较研究(1)
- 论当代艺术中数字影像的兴起与艺术语言特征
- 探讨学习中国司法制度课应注意的问题(1)论文
- 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物流的家电业多渠道营销模式(1)
- 中国能不能搞私有化
- 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营销策略研究(1)
- 网络时代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探讨(1)
- 《阳光》教学设计9
- 《影子》教学设计4
- 《影子》教学设计6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影子》教学设计5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影子》教学设计3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8
- 《阳光》教学设计8
- 《阳光》教学设计10
- 《影子》教学设计2
- 《影子》教学建议
- 《影子》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