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3

《詹天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4、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查找有关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英雄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繁荣,前赴后继,浴血奋斗。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2、明确本组学习任务: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3、揭示课题: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画像,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詹天佑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课文:

⑴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⑵ 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

⑶ 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

2、再读课文:

⑴ 用“读了课文_____,我知道詹天佑_____。”交流读课文后了解的内容。

⑵ 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3、图文结合,简介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

三、了解背景,研读体会

1、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交流时可参考以下句式:“当我读到_____时,我感到_____。因为_____。”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⑴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① 指名几位学生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从“刚……就……”,“阻挠”等词体会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

② 师补充:

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他们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③ 感情朗读。

⑵ “他们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① 指名交流感受。(帝国主义狂妄自大。)

② “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帝国主义者利用我们的什么弱点,强迫我国答应他们的要求?(帝国主义还利用我国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我国答应由他们修筑京张铁路。)

⑶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① 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帝国主义者看不起中国工程师,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

② 引导学生扣住“笑话”“轻蔑”“还没有出世”等词理解。

⑷ “原来,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① 指名交流感受。(由于环境太恶劣,修筑铁路非常困难。)

② 出示地形地貌图,指导感情朗读。

3、刚才交流的内容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都是詹天佑修筑铁路以前的事。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小结课文,激趣存疑

1、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理清层次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清朝末年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的阻挠、要挟,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在这样的危难之际詹天佑──(“詹天佑不怕……线路”)

2、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的哪几件事?快速默读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

3、交流: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

二、深入研读,感悟爱国

1、研究勘测线路,感受爱国情怀:

读读第4自然段,找找詹天佑是怎样勘测线路的?

交流品读以下几句:

⑴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① 指名几位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扣住“亲自、始终、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等词句来谈体会。)

② 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

(詹天佑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满血丝的眼睛。)

③ 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多危险呀!他为什么不去安全的地方呢?

⑵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①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② 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是詹天佑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完成艰巨任务的重要基础。)

⑶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① 指名交流:

(这是詹天佑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京张铁路修筑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如果修得不好,帝国主义国家看中国人笑话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

② 小结:正是因为詹天佑有这样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所以他才这样做,这样说。

③ 比赛读。(要读出詹天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满腔的爱国热情。)

2、研究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进一步体会“杰出”的智慧和爱国精神。

⑴ 过渡: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把一腔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行动,詹天佑深深感动了我们,那么,他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⑵ 默读5~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借助课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陡坡的方法。(火车可用你身边的学习工具代替。)

⑶ 交流反馈。(师板画2幅图)

① 学生画草图。(可让一个人到台前画。)

② 学生对照图进行讲解。(演示动画)

③ (生上台画表示工作面的箭头)这样两端凿进施工会有什么困难?难怪詹天佑他要在峭壁上定点、测绘,难怪他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⑷ (课件的动画演示4个工作面的施工。)既然中部凿井法能缩短了工期,为何不用在居庸关?同样是隧道,两处两种施工方法,这说明了什么?

① 火车经过青龙桥时,詹天佑又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那火车是怎么爬陡坡的呢?

(生对照插图读课文,指名学生说,师边动车演示边总结。)

② 从詹天佑的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什么?(用自己杰出的智慧和才干报效祖国)

三、总结延伸,想象写话

1、总结课文:

强烈的爱国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詹天佑提前两年完成了任务,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事实证实,他的确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各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自豪、读出你的扬眉吐气。)

3、想象写话: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已过去了一百年了,但他伟大的爱国情感和非凡的创造才能仍激励着我们。当你站在青龙桥车站的塑像下,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4、交流评价。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喜欢的词句。

2、结合课文小练笔──《我眼中的詹天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为地球妈妈画张像
春景
日记6则
迎春花
松树颂
一滴小雨珠
我愿化作一场雨
含羞草
我与普通话
人生的支点
谁不夸咱家乡好
新春感想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大自然的恩赐不是这样用的
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中关于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
浅论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合理使用
试论高校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试论我国高校教学出勤率低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关于大学生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补位
试析外语教育理念与和谐文化建设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试论新时期下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试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关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简论高等教育创业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再教《故乡》
《故乡》教学杂谈
是什么原因“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的?──《故乡》教学小议
《故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故乡》教学设计
发现──《故乡》教例评析
猜读,让学生的思绪与作者共舞──兼谈《故乡》一课教学思路
融“接受学习”于语文教学之中──关于《故乡》一课的设计摭谈
《故乡》教学点滴
《故乡》(第二教时)课堂教学实录
巧借省略号,理解《故乡》主题──对鲁迅《故乡》的一点教学体会
《故乡》教学的多种思路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