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4

《林黛玉进贾府》

「导 入」:古代小说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滩》、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让我们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看到它所展示的历史画卷。那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曹雪芹的《红楼梦》。

「走近作者」

曹雪芹(1715-1764)字梦得,号雪芹,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任康熙待读和御前待卫,因而康熙一朝是煊赫一时的世家。雍正五年,获罪抄家,家道中落。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过程。

十三岁以前过着锦衣纨绔的生活,家败后,生活贫困,绳床瓦灶,一病无医,坎坷以终。曹雪芹从官运贵族下降到举家食粥的不平常经历,使其对封建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经过十年左右呕心沥血的艰苦劳动,写成《红楼梦》。但只完成前八十回。

「背景纵览」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府的兴衰历史的描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揭示了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故事简介」: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第一回是开篇。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

第二回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贾府人物关系,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宁府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 四表妹贾惜春

荣府 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 二姐贾迎春 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 表嫂李纨 大表姐贾元春 表兄贾宝玉 三表妹贾探春 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

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贾府,并介绍贾府中的主要人物。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一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第三回的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节选部分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行文顺理成章。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单写与群像结合,描写重点突出,笔法变化多姿。

「字词梳理」

1.字音

杜撰(dùzhuàn) 敕造(chì) 纨袴(wánkù) 翠幄(wò)

钗钏(chāi chuàn) 厢庑(wǔ) 璎珞(yīngluò) 錾银(zàn)

黼黻(fǔfú) 忖度(cùn) 阜盛(fù) 罽(jì)

宸翰(chénhàn) 裉(kèn) 敛(liǎn) 攒(cuán)

盥(guàn) 罥(juàn) 瞋(chēn) 懵(měng)

孽 (niè) 憨(hān) 幺(yāo) 羹(gēng)

靥(yè) 螭(chī) 绾(wǎn) 觚(gū)

嫡(dī) 惫(bèi) 绦(tāo) 蜼(wěi)

2.多音字

sāng发丧 zhǎng长房 bǐng 屏息 duó 忖度

sàng 丧失 cháng 长征 ping屏风 dù 温度

3.形近字

忖思 忖敛 收敛

敕 敕造 钗 钗环 诞 放诞

肘 手肘 剑 宝剑 赦 赦免

杈 树杈 涎 垂涎

4.词义

攒:凑聚。绾:旋绕打结。

觚: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形容:身体面貌。

盥:洗。罥:挂,缠绕。

放诞:行为放纵,不守规矩。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嫡亲:血统最亲近的人。 便宜:biànyi,这里是方便适宜的意思。

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懵懂:不明了,糊涂。

外道:见外、客气。瞋视:发怒时睁大眼睛看。

些须:稍许,稍微。还愿:求神保佑的人实践对神的许诺。

憨顽:顽皮。总角:把头发扎成髻。

结束:结扎束缚。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忖度:推测;揣度。

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凭空想出来。风流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敛声屏气:有意识地收住声音,抑制呼吸,形容人安静。敛,收拢;屏,抑制呼吸。

雕梁画栋: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

斋戒:古人在祭祀、礼佛或举行隆重大典前,沐浴、吃素,静养一至三日,摒除杂念,以示诚敬。

「问题思考」:

1、提问: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

明确: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贵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2~4段是第一层,写材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是第二层,写林黛玉见王熙风。

7~11段是第三层,写材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

12~14段是第四层,写材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2、提问:请描述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

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3、提问:(1)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明确: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是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这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气派,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

(2)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明确: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 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然而贾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

(3)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

明确:往东。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堂屋中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屋内摆设有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字画、古玩。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装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由堂屋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夫人的住室,又别有摆设。真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见《红楼梦》第四回)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的确与别家不同。

(4)黛玉在府内所见到的人,可分为两大类,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明确:在贾府里聚居着两类人:一类便是座上珠现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少数主子,他们的荣华富资依恃那握有万几震翰之宝的皇帝;另一类则是人数众多的为主子服役的小厮、媳妇(此处指女仆)、婆子、嬷嬷以及等级不同的丫鬟,他们是受压迫、被奴役的奴隶。

结语: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不是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吗?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又是内亲,自然见到贾府一批重要人物。尽管课文对他们的介绍有详有略,有虚有实,但毕竟有些主要人物在读者面前第一次亮了相。重点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三个人物形象。

(一)林黛玉

(1)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提示: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方法: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① 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教师点评: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教师点评: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宝玉眼里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教师点评: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小结: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层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思考: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学生找出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的描写,并练习点评。

归纳: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②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③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作者给黛玉安排的辞令,丝丝人扣,不正面否定长辈的话,而是先表感激之情,再说原因,让长辈自行取消前议。

④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

⑤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⑥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可见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谈举止,表明其教养非同一般。

小结: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二)王熙凤提示: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黛玉已和贾府诸女眷都见过面、都在场的情境里,便于多方面地表现她的性格。

归纳:①出场描写,未写其形,先使闻声.她一出场,立即引起黛玉的特殊感觉,再用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反衬,张张狂狂的形象显得格外鲜明突出,也显出在老祖宗面前的特殊地位。

②肖像描写,写出了一个贵族少妇的形象。写服饰,先概括通体的形象,再作铺张的描写,从头饰、裙饰和服装三方面,极力铺陈集珠宝于一身的妆扮,显示她的华贵、得势,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写容貌,细致入微,出神入化。三角眼,吊梢眉,美丽的容貌隐藏着刁钻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觉察到她虽春风满面,讨人喜欢,可隐含着可怕的威势,极有心机,极善做作。

③在贾母面前夸黛玉,乃传神之笔。她说话新鲜、得体、动人,字字句句都讨贾母欢心。问这问那,关怀备至,显示出她在府上的权势。

④王熙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关心。

⑤一见林黛玉,有这样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携着、打谅、送至、笑道、拭泪、转悲为喜、问。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⑥她对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样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王熙凤既要讨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机房府的权势大。)

小结:凤姐一出场,满屋子全是她一个人在说话,别人都成了陪衬。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

(三)贾宝玉

①出场前,用世俗观点从侧面加以勾勒。黛玉先听王夫人诉说,再想起母亲的话,造成悬念: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这些贬斥说明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叛逆.

②宝玉的出场与凤姐的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西江月》的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这两首词是塑造宝玉形象的基本构图。

A、共用四组对偶句。

B、第一首刻划了贾宝玉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功名利禄的淡视,追求个性的我有放。

C、第二首是对宝玉性格的褒扬,同时也斥责了当时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世俗观念。

D、两首词运用了寓褒于贬的手法,塑造了宝玉这个封建叛逆的形象。并暗示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F、词中的愁和恨是宝玉欲求摆脱封建束缚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傻和狂是宝玉痛苦中寻求新生活新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的食性迷惘的种种情态的表现。

G、这两首诗写出了宝玉不为人理解的对封建社会的叛逆性格。

H、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写出了宝玉不愿意读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笨顽劣,说明书他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厌恶功名利禄。

I、解释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纨绔和膏粱,是借代用法。

J、这两首诗,似贬实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他对封建社会叛逆性的写照。作者用正文反写的方法,赞美宝玉。

小结:贾宝玉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处在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个家庭使他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这对贾宝玉是沉重的压力。他的愁和恨,正是欲求摆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和狂,正是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状态。

「形象概要」

林黛玉——美貌多情,聪明沉稳,体弱多病,心态复杂,言行小心谨慎。

王熙凤——精明能干、刁钻狡黠,善于阿谀奉承,惯于玩弄权术。

贾宝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蔑视世俗、卓然独立,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

写作特色

1.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贾家情况。

宏伟的外观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讲究的布局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华贵的陈设显示着主人的显赫的社会地位,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值得注意的是,课文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穿插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环境描写又全是通过林黛玉的观察,这正好表现了她时时在意、事事留心的心态。

2.调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出场。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见闻,介绍了众多的出场人物,但所使用的方法却绝不相同。有详有略,详写的如贾宝玉、王熙凤,略写的如王夫人、邢夫人等。有实有虚。实写,人物出场,作者作正面的直接描写,如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虚写,人物不出场,作者从侧面作间接描写,如贾赦、贾政。有的单独介绍,如贾宝玉、王熙凤;有的集体介绍,如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有的是在人物出场之后再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来表现其性格特点,如王熙凤;有的则是在人物出场之前就作了侧面描写,充分铺垫,在人物出场之后再作正面直接描写,刻画其性格特点,如贾宝玉。有的人物是只见其形不闻其声,如迎、探、惜春三姐妹;有的则是未见其形而先闻其声,如王熙凤。写法变幻无穷,笔法摇曳多姿。

3.通过人物语言反映人物性格。

小说是语言艺术。人物语言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小说作者往往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精确描绘,来展现人物的感情、态度,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中王熙凤见黛玉和贾宝玉见黛玉时的语言描写,就充分地展示了各人不同的心理、性格与感情。

课文剖析例

一、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前两段)

且说(姑且先说。古典白话小说中的发端语或承接语)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里首次点出与别家不同。下边总写街市的繁华,再次点出与别处不同,也是为写贾府做铺垫的。]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旧时指年龄较大的女仆),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从侧面显示了贾家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同时又能表现林黛玉的聪明机智、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特别是还能反映她孤身无助、寄人篱下时那种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心态。]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形容众多而兴旺。阜,fù),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chì,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用为皇帝发诏令的专称。)宁国府五个大字。[又行了半日……五个大字这几句话从林黛玉的眼中写宁国府正门,连用四个大字,表现了贾府的宏伟富丽。守门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十来个;不是随随便便坐在那里,而是列坐排列整齐;穿着不是随随便便,而是华冠丽服;来往人等只从角门出入;给人一种气势煊赫、门禁森严的感觉。寥寥数语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zhǎngfáng,家族中长子的一支)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建筑物靠近边角的小门)。[照样二字,省去多少笔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就是一箭之地,大约150步),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旧式住宅在二门的上头修建像屋顶样的盖,四角有下垂的短柱,柱端雕花彩绘,这种门叫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轿子进入荣府,短短的一段路程,竟然换了四班人马,这不仅说明了贾府的排场,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府极严明的等级观念和封建礼规。]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院门内侧环抱的走廊),当中是穿堂(宅院中,坐落在前后两个院落之间可以穿行的厅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放在穿堂中的大屏风,除作装饰外,还可以遮蔽视线,以免进入穿堂就直见正房)。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两边穿山游廊(从山墙开门接起的游廊。山,指房子两侧的墙,形状如山,俗称山墙)厢房(正房两侧的房屋),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对贾府的环境描写,显示出贾府显的庄严肃穆,具有豪门贵族气派,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关于几个丫头的描写形象生动,活灵活现,正如脂砚斋所评: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这开头第1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林黛玉到贾府。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描写,我们看到了贾府的豪华气派,感觉到了贾府的非同寻常。这是小说的开端。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这里的哭可分三种情形:贾母感慨外孙女早年丧母、孤苦无依的身世,此番相见,既可怜又疼爱,因此心肝肉叫着大哭;侍人因见主人如此激动,被情景所感染,也陪着掩面涕泣;黛玉幼年丧母,缺乏母爱,此时乍见亲人,既伤心又激动,故此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这是作者在叙述之中的插入语。书中人物众多,对主要人物注明一笔,以强化读者的印象)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指贾政已去世的儿子贾珠之妻李纨)。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本段写林黛玉拜见老祖宗史老太君——贾母的情形,骨肉亲情,动人心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三国演义之我的最爱
自己VS自己
黄为
环卫工人留在我记忆深处
爸爸
妈妈的爱
我的妈妈
爸爸的眼睛
我的妈妈
爱“吃醋”的弟弟
留在心里的印象
给妈妈的一封信
有一个人,她……
我的自画像
我的朋友——黄焕书
学生会主席与策划部部长辞职报告
广电局员工的辞职报告范文
2012年教师辞职报告
人力资源部经理辞职报告
酒店高级员工辞职报告范文
服装公司职员的辞职报告范文
售票员的辞职报告范文
公司技术部员工辞职报告
离开保险公司的辞职报告范文
学生会部长辞职报告范文
公司老员工辞职报告
2012年公司员工辞职报告范文
2012年最新辞职报告样本
报社员工的辞职报告范文
电器公司职员辞职报告范文
关于新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规划研究
关于中职数学课难上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于《模拟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课程建设刍议
关于胜任特征模型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关于从传统师徒制看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
试论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
关于语言学研究成果对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关于职校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环保素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探讨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学
关于课改背景下职教教师办公区域设置研究
试论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试论中小型休闲绿地设计的教学思路探讨
关于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于高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师中心稿)
威尼斯商人
离骚(节选)
《游褒禅山记》
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高二新教材《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师中心稿)
五游褒禅山记
曹刿论战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