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6
语文教案-过秦论
课型:课内自读课
第一课时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开首十二个字用两组偶句,极省简地待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的耗费,文中“毕”“一”“兀”“出”都是动词。
接着,由外至内,由物及人,用骈散间杂的句式来写。
第二自然段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基础上,极写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收藏”和“经营”是动作名;“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压缩复句,其中“鼎”“玉”“金”“珠”为名作状,“铛”“石”“块”“砾”为名作动。
熟读1-2段。
第二课时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第3段开始转入“体物写志”,作者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承论,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
文章的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此赋的用意――“寄托讽喻”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统治者的覆辙。文中除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外,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朝统治者。
小结:文章两大部分铺事写志,层次极其分明,铺事是写志的基础,而写志才是铺事的目的,结构严谨。因此,文章铺陈虽含夸张,却不显浮靡;议论虽纯属言理,却不显拘谨。
本文关于历代王朝崩溃皆始于自身腐败堕落的观点,以及节用爱民的主张,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1)、“思考和练习”(五)
2、不霁何虹: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彩虹(凌空)?
3、鼎铛玉石: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
4、金块珠砾: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儿。
5、函谷举: 函谷关被攻占。
6、可怜焦土:可惜(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
这些句子都较一般的文言句更为精练、简洁;语序可随韵律颠倒放置;以四言的骈偶句居多。这都是赋这种文体句式的特点。
前两句为因果紧缩复句,3、4句为并列紧缩复句,各句均有省略,3、4、5句语序倒置。
(2)抄写翻译第四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 读《与上帝共进午餐》有感
-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后感
- 读好书,谈荣辱
- 英雄事迹激励着我前进
- 美丽的谎言
- 爱的价值
- 《一个苹果》读后感
-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 让世界充满爱,同心共建和谐社会
- 读《桌椅的诉说》有感
- 阅读《上下五千年》
- 读《收藏阳光》有感
- 读《心愿》有感
- 生命的价值
-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 浅论从文艺教育入手,探讨“柏拉图”视野中的“美”
-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
- 试析高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关于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探析
- 浅析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试论学科视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试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
-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
- 试析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 试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综述
- 关于江泽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三个关系
- 试析非理性因素在高校马克恩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
-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与“多”
- 《司马光》教学一得
- 《汇报课《乌鸦喝水》阅读教案
-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 《司马光》教后
- 《思考《乌鸦喝水》阅读
- 《司马光》教学
- 看雪
- 我要的是葫芦
- 《乌鸦喝水》阅读课后研究活动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及思考
- 风娃娃
- 《乌鸦喝水》阅读学案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坐井观天
- 《司马光》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