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6
语文教案-《长江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光片
1、学生谈从“风光片” 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
三、明确研究专题
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要消失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研读“文学作品中的三峡”。
文学作品的样式很多,可研究的领域依然很广阔,一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们只可能就一种样式展开研究,我们这一节课的研究专题是:“散文中的三峡神韵”。
四、比较阅读
要求:
自读郦道元《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峡》,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提示:可以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让学生跳读两分钟,然后让同一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学习研讨,进而双方擂台赛。
(谈到情感态度的差异时插入的资料: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作者,由此写出不同的意韵;其实,就同一作者,对同一景物也会写出不同的篇章。如李白58岁时流放到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无不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
五、老师引导大家梳理归纳讨论结果
大家刚才找出了许多的不同点 ,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着重是哪几方面?
异同点主要体现在:①景物特点②情感态度③语言风格④写作角度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围绕研究专题重点探讨的四个方面,即四个切入点。
六、引导学生探究研究课题
我们从散文中去看三峡,还是一孔之见,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随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三峡的灵异、浪漫也将不复存在,它将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哪方面的研究专题。(小小组讨论,后大班交流;所研究的专题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如果时间允许,就其中的某一课题探讨研究方向)
七、老师总结
你们关注、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积淀的确很丰厚的。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近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找春天
- 爸爸,我懂您了
- 学滑冰
- 春天来啦
- 我长大了
- 春天来了
- 快乐的除夕夜
- 我的外公
- 春天
- 图书馆
- 墨水瓶打翻以后
- 鸟巢和水立方
- 难忘的一件事
- 学骑单车
- 爱护花草树木
-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的纳税调整及相关会计处理(1)
- 利益相关者微观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分析(1)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1)
- 套期保值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1)
- 如何完善会计委派制(1)
- 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1)
- 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
- 实地盘存制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运用(1)
- 加强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1)
- 会计信息失真背后的各方博弈(1)
- 浅析盈余管理(1)
- 谈债务重组对提高会计信息的作用(1)
- 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问题及对策(1)
-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1)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用难点分析及对策(1)
- 《欢庆》教案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3
-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 《称赞》教学设计4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 《风娃娃》教学设计2
- 《风娃娃》教学设计3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看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
- 《称赞》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