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语文教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体会恩格斯在文中表现的沉痛、敬仰之情,缅怀伟人丰绩;
2. 理清文章思路,训练议论性文章阅读能力;
1. 抓住悼词的一般特点,从伟人的友谊入手,体会文章的感情,给学生以情感上的震撼;
2. 文章思路展开清晰,以学生阅读为主,对学生强化从内容看思路的阅读能力训练
3. 教学时数安排一教时
1. 随笔:《天下第一友谊》(课前阅读)
2. 图片:马克思和恩格斯
出示图片,辨认伟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
出示列宁的一段话,从俩人的友谊导入 新课。哪位同学试着给我们说说悼词的特点。
那么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到底写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写的呢?下面我们完整地听一下这篇文章的录音,整体感知,请大家注意把握内容,体会感情;同时,找出这篇悼词的中心段。
提问:两句中哪句是中心句,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应该是前一句,因为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前一句的主干是“逝世是损失”,后一句的主干是“空白会使人感觉到”,全段着重讲的是逝世带来的损失。
下面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将这个全文的中心句背下来。[学生背诵,教师板书要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①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②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③其他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④创建理论⑤制造舆论⑥参加组织⑦创立协会
3. 这些贡献中,主要贡献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理论科学使马克思感到喜悦,但有了能对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时,马克思更喜悦。”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提问:马克思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遭到了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阶级的诽谤、诅咒。
提问:不同性质的政府、不同派别的资产阶级结成了反革命的神圣同盟来反对他。还有没有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提问:这是从内容、结构上考虑的。如从其他角度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对马克思的伟大事业进行评价。表示无比哀悼的心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但永远地睡着了。[板书要点]
提问:为什么不直接说出?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不愿意直接说出。也是不忍心直接说出。
提问:知道这叫什么修辞方法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讳饰。出示“讳饰”修辞格知识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从“逝世”说起,紧扣两个“对于”,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进而说明“损失”巨大。
提问:注意到了③④⑤段和⑥⑦段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③④⑤段从理论方面,⑥⑦段从实践方面。[板书:理论、实践]
提问:两方面各突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理论上突出了“两个发现”,实践上突出了“宣传”和“组织”。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我认为两个“对于”的先后顺序不能变动,因为马克思理论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的,两个“对于”,有主次之分。 “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观点之一;而马克思创建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服务。
提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先写实践,后写理论,而采用现在的思路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为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听众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又能重点突出,作者在总说时,采用了由主到次的方法[指板书],而在展开时,又注意到了内容的衔接并逐步推向高潮,直至顶峰。
提问:为了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听众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作者还采用了什么方式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过渡句,过渡段。过渡段如第2、第6自然段。
提问:比较一下,这些过渡句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句中有代词指代上文内容,从而引起下文。
提问:上下文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还有因果关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叙 死 永
颂 功德 对于1 参加 创建 实践上 不
寄 哀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下跳棋
- 我的神奇朋友
- 吃哈根达斯
- 第一次鼓起勇气
- 笔袋
-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 小花洒
- 告别一年级
- 我也是宝贝
- 颜色的语言
- 桃花落了
-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 金海滩
- 袖珍姑娘
- 银行营业网点非现场风险审计初探
- 论建设学习型企业(1)论文
- 农村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 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 浅议代建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的应对措施
- 论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1)论文
- 论企业效率来源与组织形式(1)论文
- 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
- 论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论文
- 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 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 法律视角下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
-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1)论文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观沧海》简案
-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 《天净沙·秋思》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