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9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的
1.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2.了解讽谏(讽喻)的方法;
3.学习对话技巧和详略安排;
4.掌握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设计
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自学定向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历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屡次给领导提了意见,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又产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邹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曾万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谋善谏。一次,威王弹琴,邹忌进门就说琴弹得好。威王认为他未仔细听,是在说谎。邹忌说,琴声宽和像君主,清廉像章宰辅,舒缓像政令,谐调畅适像四时。威王听了,知道他在说治理国家的道理,极为赞赏,就拜他为相。课文所讲的是在这之后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自读查疑
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2.齐读课文,然后复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三、讨论释疑:
1.齐读段一:比美离题否?有何作用?
《古文观止》有评语: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勘察,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诌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评得好。
2.段一中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了人物间的什么关系)?
提示:内容都是说邹忌的美,语言只有一两个字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
(板书:妻→私:偏爱赞扬
妾→畏:卑微喂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3、(齐读段二)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讽谏?
4.(齐读段三、四)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确实受了蒙蔽?(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的吗?何以见得?)
延伸迁移
(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了却不深说? 提示:善揣摩国君的心理。对于聪明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
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 提示:哪些意见,如何来朝。
3.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民主、倾听民声等等。
4.如何看待《战国策》?
提示:由于《占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代策士们的言行的,某些地方便夸大了策士的作用。
(河南省实验中学 柴红森)
教案点评: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语言较浅显,可使学生读读、议议、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的。课前教师曾让几个学生粗读课文,通过了解,学生对本文意思能够基本了解,只有个别字词难以确定其意义和用法,而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说理方法均未及考虑。据此,自学指导的重点可定为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说理方法的引导上,兼及重点字句的疏通。
同时,本文篇幅不长而语美理严,可通过多次朗读,体会本文设喻的说理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骑车
- 扶小树
- 秋天的枣树
- 妈妈买鞋
- 小玲进步了
- 看猴
- 妈妈真好
- 小黄山
- 五彩的秋天
- 英语课上的趣事
- 妈妈真好
- 鱼到哪儿去了
- 我的妈妈
- 双休日帮妈妈扫地
- 我的笔盒
- 论《非缘勿扰》将生活剧换上偶像剧马甲
- 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思考(1)论文
- 谈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 论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 探讨环境权的社会定位问题(1)论文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方式创新
- 论电视纪录片
- 浅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1)论文
-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 分析地方电视台节目的平民化
- 陈乔恩偶像剧女王的不败神功
- 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1)论文
- 浅论环境污染责任的适用范围(1)论文
-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四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七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三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五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六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二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九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一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一【附反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