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3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3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1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

1.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媒体设计]

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 :思考课后1、2、3题。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6、7、8 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 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9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 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 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 :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 三 课 时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 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七部分的 课后三大题的3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3.4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 :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 哀痛烈士 揭露敌人 唤起民众

│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 │ └3.18死难 ┘

│ │ ┌府门喋血 ┐

│容└揭露反动派┤ │惨象、流言

│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让“星光”点亮人生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的理想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测量实习心得大合集
浅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
测量实习报告
简析工程中三检及交接检制度
管理不了工人的项目经理说明你缺少这些
安全技术交底
圆弧放线要素计算技巧快速计算
住宅楼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监理
挖孔桩挖土、石方基础工程技术交底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问题
行业门槛低、项目流动、人口多是建筑病症
人工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1
《想别人没想到的》 训练素材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画杨桃》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2
《画杨桃》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画杨桃》 范文习作
《画杨桃》 知识点精析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
《画杨桃》 教案讲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