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8
故都的秋
一、关于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二、关于本文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三、学生自学
要求:解决字词问题,提问:文章的题目中的“故都”与“秋”各有什么特定的含义?本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
四、明确以下内容
第一问:“故都”两字指明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故都秋的景、秋的物却又是作家在现实中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的折光和反射,作家正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写,赞美了故都有的自然风物,反悔了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因此,以为题。
第二问: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开头(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在分写部分(从“不逢北国之秋”到“才感受到底”)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哀”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中外诗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最后总结全文,与总起的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无比眷念之情。
五、段落导读
(一)“北国的槐树……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1)提问:这四个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渲染寂静的气氛,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一个字)?明确:视觉、听觉、味觉、触觉。“静”。
(2)最后一句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绦,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一字);“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二字)?明确:清、悲凉。
(3)“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思是什么?明确: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 岁之将暮。
(二)“灰沉沉的天底下,……倒来得正好。”
(1)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灰尘尘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2)“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北方人说的“一层秋雨一层凉”正合乎平仄。
六、课后练习。
当堂完成并讲解。
七、课外作业 。
同步练习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蜕变的蝴蝶
- 我和小熊
- 我的伊拉克之旅
- 我的好朋友
- 他是我最亲的人
- 贪吃的弟弟
- 我们班的绘画星
- “心灵美”>“外表美”
- 我心爱的小螃蟹
- 挑山工
- 江映蓉,“三元钱”的选手
- 笔筒里的太阳花
- 我是“疯儿”我是“傻”
- 世上不是只有母亲爱孩子
- 弟弟真任性
- 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 中学语文结题报告
- 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 课题结题材料的准备
-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表
-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
-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 物理课题结题报告
-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及开题报告的写法
- 课题结题报告
-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
- 浅谈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途径和特点
- 试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
- 试论我国台湾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
- 在化工高职教育中的突出职业道德培养
- 浅论职业道德培养
- 试谈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
- 关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
- 关于提升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对策研究
-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途径初探
- 关于提高旅游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益的主要对策
- 浅析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十大能力
- 试论日本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事故补偿制度的考察
- 浅析教师自主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试论耐力跑教学“三法”
- 试论我国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的初探
- 25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教案 )
-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蜀道难
- 人生的境界
-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
- 蜀道难
- 人生的境界(第一课时)(论坛帖)
-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阅读]第五单元杜甫律诗五首
-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 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 人生的境界
- 人生的境界
- 人生的境界
- 《蜀道难》备课笔记
- 《杜甫律诗五首》备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