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8
《师说》简案..
教学目标 :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1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作者介绍、解题;
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二、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写作背景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生字
六、古今异义字(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七、“师”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八、“之”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九、“其”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十、意动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挣明天
- 向家道谢
- 我的妈妈
- 妈妈,我还愿意做你的女儿
- 我的朋友
- 我的好外婆
-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
- 世界有爱才完美
- 我
- 两个“力力”
- 奶奶
- 外公——我的好朋友
- 我的座右铭
- 我家老爸
-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我国的理性选择
- 独立审计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弊端分析
- 试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审计的影响
-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 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定位分析
-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及方法
- 我国自然资产审计问题探析
- 浅论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要求
- 建设项目概算审计的几点思考
- 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
- 重视培养和强化创新审计职业思维
- 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 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
- 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特有职能
- 社会保险医疗基金的控制与监督
- 《渡荆门送别》赏析
- 《湖心亭看雪》课外语段阅读题
- 《诗四首》教法指引
- 《归园田居》赏析
- 《使至塞上》分析
- 《湖心亭看雪》课内语段阅读题
- 《湖心亭看雪》课时训练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 《渡荆门送别》赏析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
- 《游山西村》赏析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人生乐趣
- 《湖心亭看雪》基础知识题
- 《湖心亭看雪》同步达纲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