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诗词五首(七年级下)

诗词五首(七年级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4

诗词五首(七年级下)

教学内容

教材148—15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感悟;来调动学生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韵独到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古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难点

学生对诗歌的多元认识。

教学突破

古诗文教学应抓住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的感情,同时在读中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拔,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磁带,幻灯片,多媒体教具,布置预习。

学生准备

预习诗文,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 学习《饮酒》 1.自由发言

2.朗读指导 2.自由朗读

3.小结转引,导入 学习《次北固山下》 3.听讲记录

4.点拔意境 4.感悟诗的意境

一、激情导入 、自由发言(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你们喜欢在田野中漫步吗?你喜欢农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自由谈论,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放录音,提要求:注意断句及字的重音,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的表现等方面说明)

(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1.听录音,注意断句及重音。

2.自由朗读,感悟诗意,并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 3.结合提示感悟诗意。小组讨论,合 作。

(1)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位不

慕名利,恬淡自然的人。

(2)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3.教师提供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料。

4.指导背诵。 3.结合资料谈自己对诗的感悟,加强对诗的理解,对诗人的了解。

4.试背。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上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这是一首田原诗的代表作,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

补充介绍五言律诗的基本知识。

1.听教师讲述,进入下首诗的学习。

2.听讲,记录。

四、点拔意境(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录音,要求注意停顿及重音。

2.思考:作者在客游他乡时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3.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可以看出。

紧抓“残夜”、“旧年”、“乡书”、“归雁”来体会。

4.展开你丰富的想像,假设你便是诗人,把你此时所见所闻所感,用你生花的妙笔表达出来。 1.听录音,正确把握诗的感情。

2.结合问题,自由读诗。

3.感悟诗意,通过合作、讨论、谈自己的理解。

4.放飞想像,动笔写作,读小作。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五、板书设计 参考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结合《爱莲说》一文,谈谈你心目中的陶渊明。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7.

2.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个性练习设计

从课外搜集一此关于大自然的诗句。谈谈你对它的感悟。

教学探讨与反思

将诗人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学习,对学生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情境导入 1.激情入境

2.指导析读 2.赏析诗歌

3.指导自读 3.体味赏析’

一、情境导入 、情入境(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语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 1.学生概括:体现凄凉、萧条、冷落等词语即可。

2.闭上眼睛听节奏,想像创造秋季的内容。

3.试创作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与《天净沙》对比,学习其中的意境仓IJ作。(引出板书)

2.介绍其背景情况,学生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再引:其实在此情景中也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事,_场激烈的战争打响了,将军壮士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学习一下。

(引出板书)

4.放录音,体会其中激烈紧张的气氛。

1.背诵《关净沙》感受意境。

2读诗歌,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及抒发的情感。

3.学习诗歌《雁门太守行》。

4.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

气势及所抒发的情感。

5.诗句导读。(师略加提示,生展开想像,自觉体会其中的意境)

6.结合分析,再读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师作个别辅导)

7.背诵《雁门太守行》和《天净沙》。 5.逐句理解字面意思。

6.大声朗读诗歌,再现意象

与雄浑的意境。

7.试背课文?

三、体味赏析自读体昧(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语:秋天里的诗感情委婉曲折,热烈奋进,但阳春三月,柔风吹拂的季节,感受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出示问题:

(1)诗中写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人们是如何来评价这个季节的? 1.结合课下注释自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中的意境,背诵全时。

2.赏析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味诗境。

四、本课小结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五、板书设计 参考(略)

本课总结

《饮酒》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是诗人酒后偶然的提咏,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次北固山下》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作者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通过其中一首诗来看作者,以“我读懂了 ”为题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背诵全诗。

◆个性练习设计

将其中一首诗改写成一个历史故事。

教学探讨与反思

加强诵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补充一些作家作品的相关资料,对学生的学习会更有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零食王国
制作水果拼盘
我的“拖鞋小船”
我的梦想
端午节
快乐的购物日
祖国颂
汶川的表情是坚强
假如不带书包回家
我在家中是个小大人
一张纸
自画像
难忘的“沙子”——时间
我 ---一个“两面派”的小女生
光彩夺目的春天
德宏傣族婚姻习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
论地方志的功能及其作用
《颜氏家训》的个体道德培育机制论
当代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以“互补方法论”的观点
浅谈水族酒文化
谈民族传统休闲体育项目——空竹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浅谈演绎东方韵律美一一传统服饰文化之旗袍
论宪政的德性(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画与诗的交融
再论宪政的平衡性(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大通土族婚嫁习俗文化意蕴初探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桂林山水》教学述评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桂林山水》综合资料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一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一
《桂林山水》的课后习题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二
《桂林山水》片断赏析一
《桂林山水》片段赏析三
《桂林山水》导读教案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三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美,令人心醉
《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