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7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研读赏析2—5小节。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②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冬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研读赏析
①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c.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拓展延伸:设计济南的导游词
②重点研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
[问题]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明确]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答案参考教参第104页)
体验反思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拓展延伸
①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
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
布置作业
①写作练习:写故乡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征。
②比较阅读: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比较在感情、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 家乡变了
- 可爱的“小猪倌”
- 学捏饺子皮
- 流行的乐趣
- 未来的书
- 我虚惊一场
- 不该发的脾气
- 一位医生与“非典”的对话
- 宁波的服装节
- 在公共汽车上
- 捉蟹
- 电脑打水印
- 蚂蚁与蚯蚓的“悬案”
- 国庆节
- 对于成人高教的转型发展与创新型教师关系探略
- 厘清与超越:析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八大关系
- 关于“工学结合”视野下高职德育目标与内容的建构
- 关于政策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影响
- 关于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
- 关于定量分析法在高职教学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 试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敏感的表征维度与形态
- 关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策略
-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及其矫治
- 关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研究
-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关于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综述
- 简论对瑞士高职教育特点的分析与借鉴
- 试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 试论成人学习的SWOT分析及其成人教育应对策略
- “恨恨那可论”中的“恨”是“愤恨”吗
- 换个方法读《孔雀东南飞》
- 《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自”
- 汉代儒术统治下的一幕悲剧──我看焦、刘爱情之归宿
-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补释
- 结构缜密蕴涵深刻──《孔雀东南飞》赏析
- 《孔雀东南飞》中“区区”释义管见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几条注释
- “结发”注释质疑
- 也谈《孔雀东南飞》的几条注释──与黄岳洲先生商榷
- 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效果
- 《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再探
- 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文学成就
- 《孔雀东南飞》中“相”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