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1
第一册《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继续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朱自清先生绚丽多彩的春景图使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老舍先生描绘的冬天也一样具有可爱之处。
(二)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第二段,以此作为阅读思考、圈点批注的主要依据。
(三)自读课文,圈点批注。
教师提出导读题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题目事先写好,以小黑板或投影片形式展示。1.本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第一段的一个词语说明它的总体特征吗?
2.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对景物进行描绘,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全文的结束语和课文标题有怎样的联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圈点批注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肯定和表扬批注好的,对欠妥的给予指导。学生发表意见后由教师明确:
1.天气的温晴;老城的暖和安适;阳光朗照下山的可爱,小雪点染下山的秀美;雪后村庄的秀丽典雅;水的暖绿明净。总特点——温晴。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山景绘水色,全力表现济南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特点。如把环卫济南的山比作“小摇篮”,把卧雪的山庄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拟人的手法把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山水写得脉脉含情,景与情紧密结合,以景感人,以情动人,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3.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的“宝地”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好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有力地总结了全文。
(四)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划分课文的结构,教师补充强调如下:
【小资料】
(一)作者与课文。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老舍是满族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的家庭。191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1924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汉文;1930年回国后,曾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进步文艺界的各项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舍正在美国讲学,他接到了周恩来邀请他回国的信,便立即动身,于同年12月回国。
老舍自1924年开始创作,发表了不少极有影响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课文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他曾经这样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0~1934年),我整整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章华寺
- 新学期新目标
- 打油
- 春风吹
- 幻想中的世界
- 韩国炒年糕
- 自我介绍
- 便宜没好货
- 我的朋友-铅笔
- 不要用鞭炮吓人
- 热心的刘畅
- 给爸爸洗脚
- 秋天来了
- 春游
- 烧烤
-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探(1)
- 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的会计处理(1)
- 社保基金监管应做到五管齐下(1)
- 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分析(1)
-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区别探析(1)
- 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1)
- 审计市场多维结构探析(1)
- 论环境会计的基本分类(1)
- 试论政府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1)
- 会计委派重创新 “四个结合”求突破(1)
- 论成本分析职能在价值链成本会计中的应用(1)
- 从Simunic模型看我国审计定价现状(上)(1)
- 信息技术对会计控制的影响及对策(1)
- 电算化会计发展的新趋势——网络会计刍论(1)
- 网络会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1)
- 《雷雨》教学设计
- 《凡卡》教案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画风》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穷人》教案
- 《我是什么》教案
- 《有的人》教案
- 《穷人》说课稿
-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说课材料
-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