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斑羚飞渡》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2、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领会描写的作用;
3、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4、理解课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
1.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2)理解课文主旨。
(3)结合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难点:学习课文详略恰当的写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字词学习,感到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一、导入
1、检查预习,正音、释义:
2、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3、简介斑羚(其中1,3用幻灯片显示)
4、讲述《生命的跪拜》引入“斑羚飞渡”
二、整体感知内容
1、欣赏并描述图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各自的意见
2、结合图片,边听音乐(《命运》或者《二泉映月》)边读课文
3、抽2~3名学生复述飞渡的情景并互评,体会详略恰当的写法
4、自主学习,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结果怎么样?
(2)斑羚的飞渡可以分为哪几个过程?
(3)头羊有哪些特征?
(4)面对这场生与死的选择,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5)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三、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并体会其中的感情
2、勾划出其中描写的语句,体会其作用
3、积累字词:抄写“正音和解释”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研讨与赏析
一、导入
检查作业 及上一课时的学习情况
二、研讨与赏析
1、作者是如何区分这群斑羚的?
2、在这次飞渡中头羊最令人敬佩的行为是什么?表现出了头羊哪些品质?
3、文章几处写到了斑羚的叫声,这些叫声各有什么特点?
4、找出课文中描写彩虹的语句,体会并分析写景的妙处。
三、质疑探究
1、如何理解“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中的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2、“为什么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让“我”感到震惊?
3、“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中的 “灿烂”应该如何理解?
四、体验与反思
1、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认识,如果你是狩猎队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2、在和平与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惨剧发生?
3、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怎样和野生动物相处?
五、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领会其思想意义。
2、以“我是地球小卫士”为题写一则短文。
3、预习《华南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诚实的孩子
- 夜 空
- 我的好妈妈
- 我的小笔筒
- 夏天
- 爬 山
- 说谎
- 读《凤凰山的奇迹》有感
- 我的书包
- 学游泳
- 一件难忘的事
- 课外活动
- 暴雨中的秀屏山
- 搭积木
- 有趣的小猫
-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 设立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赔偿)基金的制度构想(1)论文
- 劳动基准法权利救济程序的冲突及其协调(1)论文
- 民法的现状及其展望-从世界的角度(1)论文
- 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
- 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智力培养
- 展 览 设 计――我之心得我之体会
- 少儿绘画创作辅导之我见
-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 解构与重建--试析齐白石的衰年变法
- 《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实验报告
- 从台湾的基层选举谈到大陆的借鉴
-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
- 推进民主三议
- 为空瓶添新装(装饰)
- 《雪孩子》善引导教案
- 《比尾巴》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
- 《平平搭积木》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
-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借生日》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春雨的色彩》教案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雨点儿》教案
- 《影子》第一课时教案
- 《童年的发现》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