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伟大的悲剧》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导入
一: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导入
二:聊天对话
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探险,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三、研读
承上面学生的概述
1、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做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
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2、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成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伟大之处究竟是在于何处)
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物的心灵。
四、悟读
是啊,这一幕伟大的悲剧令我们深深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长长的思考,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哪些启迪呢?可以联系自己生活来谈谈吗?
师生交流(学生说启发估计太空,一定要提醒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比如借用鲁迅的那个“不耻最后”。跑3000米,最后一名,但坚持跑完。这就是伟大的悲剧
师生各用一句话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松鼠漂流记
-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 游杨公堤
- 我们班的“厉害”女生
- 我的钢笔
- 布画
- 第一次摘葡萄
- 家乡的西辽河
- 喜欢的花
- 水流
- 骄傲的小金鱼
- 我的“六一”(转载)
- 宝贵的小黄帽
- 父母的爱
- 一次难忘的经历
- 浅谈“英国文化里更多的是男子气魄”
- 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较量
- 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
- 英国文化及英国公司治理文化解析
- 英国文化外交的亮点
- 从电影名称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 中西方文化“吃”出来的异同
- 论西方文化中自我意识的隐喻表达
- 开启认识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一扇窗
- 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渗
- 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
- 电影《七磅》的西方文化解读
-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研究
- 从“皇家戏院”看英国文化遗产保护
- 试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 《愚公移山》的“对举”
- 对命运宣战──《愚公移山》读后感
- 《愚公移山》有关资料
- 《愚公移山》鉴赏
- 《愚公移山》资料汇编
- 《愚公移山》问题探究
- 解读《愚公移山》
- 《愚公移山》素质教育新学案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 手法多样,形象鲜明──谈《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形象
- 《愚公移山》简析
- 愚公形象新解
- 《愚公移山》阅读提示
- 《愚公移山》词类活用
- 怎样教《愚公移山》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