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打电话》教案
设计理念
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大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具准备
歌曲《打电话》录像、电话机多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打电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喜欢《打电话》这首歌吗?我们来听一听。
2.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你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
(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谁说得好,下课后就让谁去给王老师打电话,好不好?
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6611358(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习。学生自由组对,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习打电话。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老师结合实际及时指导评议。
(1)王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王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4)电话没人接。借此启发学生想想、说说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7.老师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看录像,提要求。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
2.小组讨论交流。任选一种或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生日
- 明山水库
- 我的语文老师
- 秋天的郊外
- 小猴的生日礼物
- 小猴的生日礼物
- 我的小闹钟
- 游光雾山
- 热闹的操场
- 如果我能飞
- 仓鼠
- 好习惯是银行利息
- 我的好朋友
- 买菜
- 桂花树
- 探讨汽车营销模式
- 社会市场条件下个人价值的质疑及思考
- 试析构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分析(1)论文
-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竞争优势协同提升研究
- 试析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1)论文
- 强制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建构(1)论文
- 对新媒体艺术的进展研究
- 医疗服务营销在特需门诊中的应用
- 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 探析酒店网络营销
- 陶瓷艺术的规范与传承
- 包装图形设计的文化艺术剖析
- 汉语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
- 试论秘密监听司法审查制度研究(1)论文
- 话剧艺术的发展之路概述
- 《灯光》
- 《雷雨》
- 《秋天的雨》
- 《小摄影师》
- 《两只鸟蛋》
- 《桂林山水》
- 《充气雨衣》
- 《葡萄沟》
- 《四个太阳》
- 《珍珠泉》
- 《掌声》课堂实录
- 《爬山虎的脚》 说课稿2
- 《四个太阳》
- 《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