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有关资料:作者和背景
翻新时间:2023-08-28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作者和背景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摘自金留春《爱国主义的颂歌》,载《课文分析集》第二册147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座位
- 知识改变命运
- 画
- 珍惜所拥有的生活
- 钱眼看人
- 一角钱
- 我看张爱玲
- 众说纷纭话金钱
- 知识与金钱
- 我的金钱观
- 读书的乐趣
- 书的另类比喻说法
- 读书的乐趣
- 一千个读书的理由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 公允价值计量:最新研究成果解读与准则运用(1)
- 轨道交通安全计算机的研究与设计
- 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1)
- 杭州地铁七堡车辆段上盖平台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 将美育融入音乐教育的过程
- 重叠式换乘站换乘方式及客流组织探讨
- 南海城市发展设计中公共交通体系的研究
- 对影片中音乐使用的认知释解
- 关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振动评价量的探讨
- 香港快速轨道交通运营的成功模式研究
- 基于民间小戏音乐探索
- 某轻轨高架桥两种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北京地铁车辆检修装备的制造
- 音乐表演舞台艺术体验关键性
- 《燕子》词义辨析
- 《牧场之国》训练素材
- 《燕子》难句讲解
- 《牧场之国》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
- 《燕子》的学习要点
- 《燕子》教学建议
- 《燕子》文章结构分析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六月荷塘
- 《牧场之国》考点练兵 阅读篇
- 《燕子》佳句赏析
- 《燕子》“赶”的妙用
- 《牧场之国》范文习作
- 《燕子》多角度状物的描写特点
- 《燕子》教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