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论语》十则课文评点及说明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本文所选的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悠悠鉴江河
- 我眼中的泉州
- 夏日的苦瓜
- 在毕业典礼的发言稿
- 难忘的校园
- 成长脚印
- 我的小天地
- 眼泪
- 我帮诸葛亮
- 如梦令之景
-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爱惜生命
- 怕鹅
- 读《红楼梦》有感
- 枣树
- 高校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课的尝试与思考
- 基于原版英文影视作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 以竞赛为载体的高职韩语专业学生韩语语言能力培养研究
- 非教学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管理的研究
-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探究
- 浅论如何上好就业指导课
- 我国古代苏州海洋灾害研究
- 民族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土化的思考
- 浅谈高中的语文教学活动如何与幽默同行
-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 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
-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
- 浅议强化学员时间观念提高打仗能力
- 论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 认知行为视角下的积极人格教育
- 《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
- 《苏武牧羊》教学札记
- 《南沙卫士》课文
- 《当代神农氏》相关知识
-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
-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材理解
- 《南沙卫士》教学设计
- 《苏武牧羊》相关知识
-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 《当代神农氏》相关知识
- 《当代神农氏》课文
- 《苏武牧羊》相关知识
- 《詹天佑》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