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短文两篇》有关资料:《两小儿辩日》鉴赏

《短文两篇》有关资料:《两小儿辩日》鉴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7

《短文两篇》有关资料:《两小儿辩日》鉴赏

列子是属于道家学派,孔子是属于儒家学派,又以博学著名。因此列子写这故事,来讥笑孔子的无知,不能判断两小儿所提出的疑问。其实两小儿提出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疑问。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因为这两个疑问都是从感觉产生的。一个从视觉说,早上看到太阳大,中午看到太阳小。这个视觉并不正确。因为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气,透过云气来看太阳,就显得太阳大。中午云气消散,就显得太阳小,其实太阳的大小并没有变。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

一个小儿说,太阳早上凉快,中午热,从身体对温度的感受来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近,也不正确。因为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这个温度的凉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近。

这个故事是列子编出来的,并不真有其事。《列子》这部书经专家研究,是魏晋时人编的。其中可能有先秦传说,也有魏晋时思想。这篇里所提出的问题,大概魏晋时人还无法解决,春秋时人的孔子更无法解决。《列子》提出这个问题来笑孔子的无知,其实他跟孔子一样,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这里得到启发,人们想到的问题,有的在当时并不能得到解决。如晋代张华《博物志》八里讲到:“奇肱国,其民善机巧,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说商汤时代已经有人能造飞车。直到张华的晋代,也没有人会造飞车。但至少在那时,已有飞车的想法。这种想法到后来终于实现了,人们终于造出飞机来。关于太阳和地球的远近,在著作《列子》的时代是无法正确解决的,但后来科学家终于算出来了,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14960万公里。科学的促进,有时也受到各种想象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提出各种想象来也是好的。就这个意义说,这个故事也是可取的。这个故事的好处,可以启发人们去考虑问题,要从多方面来考虑。两个童子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就把不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了。提出了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对科学的促进是有作用的。

《列子》里写这个故事,要讥笑孔子的无知。这是因为《列子》属于道家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学派不同,所以道家要讥笑孔子。这点是很明白的。所以这篇的结论:“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讥讽的话是不正确的。

再就这篇的写法看:先提出结论,再加说明,这样写简单明了。就说明看,结合人们的经验,写得具体明白,这样写是好的,所以虽提出这个不好解决的问题,还是写得简单扼要,具体明白,达到要说的目的。在说明里,作者在一处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如车轮”,一个“如盘盂”,这两个比喻具体地说明日的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明白了,这个理由是从人们的视觉来的,所以是有力量的。因为当时人的知识,还没有感到视觉在一定的场合是不尽可靠的。另一个说明,讲一种感觉是“沧沧凉凉”,一个比喻“如探汤”。这样讲一种感觉和一个比喻,结合“日初出”和“日中”来说,也把结论的理由说明。这是从人们的感觉来的,也有说服力。当时人们也没有感到人们的感觉是受各种条件的影响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篇《辩日》对人们的认识是有影响的。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提出,对后世科学家的探讨,还是有作用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烧饼飘香
我尊敬的人
相遇
在闰土家第一天
难忘的一个人
穷人(续编)
在闰土家第三天
人生道路上的老师
我班的锛偝紓级大王
我要叫他“周老师”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童年趣事
夸夸我的邻居—李小虎
我变了
郑阿姨
关于审批制改变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思考(1)
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探析(1)
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对策(1)
上市公司舞弊及舞弊中的审计策略(1)
在小规模企业中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探讨(1)
商业银行反洗钱审计的定位与方法(1)
我国质量成本审计的探讨(1)
关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1)
间接委托模式下高校内部审计关系缺陷分析(1)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1)
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探讨(1)
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1)
注册会计师审计价值探析(1)
试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短文两篇》课文结构分析
《短文两篇》课文背景知识
《短文两篇》重难点突破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短文两篇》教法指引
《短文两篇》课本习题提示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课文简析
《短文两篇》学法导引
《短文两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