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3
多媒体教学《沁园春·长沙》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的博大气魄。
2. 理解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3. 在理解的赏析后进行背诵。
二.教学手段
1. 老师串讲,师生赏析。
2. 课堂朗读。
3. 幻灯显示,电脑课件。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秋天,在一般人的眼中,往往充满了苍凉,充满了感伤,而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在他年青的时候,却曾为秋天唱过一曲昂扬的赞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充满动感,充满力量,充满浓烈色彩的《沁园春.长沙》。
(二).朗读全首词,在朗读前,先打出幻灯片,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容易读错的字。
[沁qin.橘ju.遍pian.舸ge.寥liao.浮fu.遒piu.遏e.]
(二) 分析上阙
1. 第一层(第一句至第三句)
[老师串讲]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 提问“独立”,“寒秋”,“橘子洲头”,分别点明了什么
[同时,老师在电脑上打出这三句,并在旁标出学生回答的“处境”,“季节”,“地点”]
(2)这里的词序本来应该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提问:为什么作者却写成“独立寒秋”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出因为填词的需要,并说明词有一定的句数,格律要求。
[赏析]
△ “独”
(1) 提问:为什么作者要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而不是三五成群,要求学生结合作者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谈谈。
(2) 学生谈完,老师总结:明确作者为了逃避军阀耳目,才独自一个人登上橘子洲头。
[同时,以幻灯片打出《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
2.第二层(第四一第十句)
[老师串讲]
深秋时节,作者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向北流去。
(1)提问:此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同时,老师用电脑打出一幅湘江秋景画]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切换上述画像,用电脑显示“湘江秋景图”一表,在“景物栏上打上景物名称。
[赏析]
△ “看”
(1) 提问:作者以哪一个学将如此多的内容统领在一起。
(2) 引导学生回想,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也用了领字,并提出下阙,同样用了领字。
[同时,以幻灯片打出《沁园春。雪》相关句子]
[老师串讲]
作者从眼前的山、枫林、江水等个别之景而联想到世上一切万物。
提问:这种写法称
[在电脑打上从点到面,从实到虚]
[赏析]
提问:这幅湘江秋景图具有怎样的特征?
学生回答充满生机。
△ “争” 提出:船会不会自己争着行驶?
引导学生得出“争”既写船,又写人,写出了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 “翔” 提出: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江水清澈,湘江江水水质好。并问这句与上文哪一个相呼应?
(“漫江碧透”)
说明作者在这里用“翔”既写了“鱼”又写“水”。
[同时,在“湘江秋景图”中打出三个动词 ]
△ “竞” 以一个“竞”字说明万物为生存,为发展不停竞争,引导学生得出,“竞”是对前面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
提出作者不仅仅运用了动词,还用了数量词描绘这幅湘江秋景画。
引导学生装找出“万”、“层”、“百”,让学生分析作者用这三个词的妙处。
[在“湘江秋景画”上打上三个词]
提问:这幅画除了充满生机还具有怎样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色彩鲜明”、“色彩缤纷”,让学生找出这些色彩。
“红”、“碧”、“白”(船帆)、“黑”(黑鹰)、“蓝”(蓝天)。
[在“湘江秋景画”打上这些词]
△“红” 引导学生得出红色往往给人朝气蓬勃,喜庆祥和之感。由此可见,作者当时内心中充满激情。
△ “碧” 引导学生得出秋天叶黄叶时,看到碧绿透明的江水,心情就如朱自清先生看到梅雨潭的绿,那样兴奋、舒服、愉快。
⒊第三层(第十一至第十三句)
[老师串讲]
面对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作者思绪万端,他提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问题。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显示“问题” 在这三句旁]
提问:这三句与前写湘江秋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自然界中之景物尚且不畏寒秋,互相竞争,况且,我们有生命有灵魂的人。
[赏析]
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经历,体会这一问显示了作者青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凌云。这里是体现了作者借景来抒情的艺术手法。
[总结上阙]
作者描写了眼前的秋景,借景抒了自己的豪情,并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四)分析下阙
上阙是老师串讲,师生赏析为主。下阙的教学采取老师点出关键,学生赏析为主。
[赏析]
△ “忆” 要求学生联系作者的经历,寻找作者到底“忆”些什么,以及提出作者为何要“忆往昔”?(意在写“今朝”,回答“谁主沉浮”)
△ “恰” (1)让学生谈谈“恰”这个领字的妙处,让其描绘作者及其革命战友的当年意气风发的画面。
(2)老师重点指出作者青春年少,革命热情奔放。
[显示一些1925年前作者的经历的图片]
△ “曾记否”三句
(1) 让学生分析“击”、“遏”,领略人物的激昂豪迈。
(2) 老师重点明确作者在这三句中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推向高潮。
(3) 让学生体会作者“主沉浮”,“到中流击水”的寓意。
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附: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处境季节] 独立寒秋
湘北北去
[地点]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梁
漫江碧透 点 实
呼应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面 虚
怅寥廊
问苍茫大地
[问题] 谁问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类讨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湘江秋景图
景物多 山、枫树林、江水、大船、鹰、鱼
动作劲 争(船、人)、击、翔(鱼、水)
-------竟
范围广
数量多 万、层、百
色彩缤纷 红、碧、白、黑、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安静
- 东坡
- 夜行人
- 断了的弦
- 关于
- 寻找自然
- 三月里的沉思
- 偶像
- 远径斜阳
- 告诉我,我该如何微笑
- 玩笑
- 流淌在指尖的青春
- 行走在消逝中
- 梦里飞花
- 高中
- 好日子坏日子
- 爱情不会让你占尽便宜
- 爱情不是暖手宝
- 带着妈妈去追梦:母女同登中国胸模大赛冠军台
- 幸福婚姻也需分“家产”
- 好孕来临,“安小主”甜蜜牵手“小彦祖”
- “阿诗玛”杨丽坤:红颜多舛,幸好有你相伴
- 爱情里的三六九等
- 红玫瑰和白玫瑰
- 租别墅办婚礼,风光大婚血案发生
- 胡兰成和他的女克星
- “饭局人生”悲喜剧,女白领职场婚姻溃不成军
- 另类养老:我在德国出租「精神保姆」
- “中国好舌头”华少:会说还会吃才是正宗
- 终其一生证明爱
-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蛇与庄稼》参考教案(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小木船》参考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激活生活经验 赋予文字以生命——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词语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案教学设计
- 兴趣、想像、说写 教案教学设计
-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七彩画笔》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教案教学设计
-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苏教版二上《秋游》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