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第一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一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3

第一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学习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革命精神。

2.揣摩重要的语句,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理解其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要的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打印好的“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翻开课前彩页看“马克思”“恩格斯”像,马克思的墓志铭是这么一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慢慢读,让学生记下),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马克思是怎样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翻开课文)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自读方法指导: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两篇课文,初步掌握了在一定语境中揣摩语言,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的技能。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悼词,要求大家在初步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伟大贡献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揣摩其深层含义及表达作用,进而理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补充材料(每生1份)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里,青年的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马克思长期的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当,有时竟然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他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给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在事业上,他们更是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他们同住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一连几个钟头,讨论各种问题;分开后,几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们之间的关怀还表现在时时刻刻设法给予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必要时甚至代他写。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建立起了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的“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各样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后来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时由两位学者和战友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2)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马克思临逝世前的一段时间内几乎一直处于病危状态,已经丧失了工作能力。3月14日中午,恩格斯来的时候……马克思正似睡非睡,两分钟后,他就坐在安乐椅上长眠不醒了。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二天,恩格斯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医术或许还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去给医学争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这段话生动地体现了恩格斯的革命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他对自己亲密战友马克思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活着就要工作和战斗,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这种极其宝贵的性格,所以,在马克思逝世前这段时间里,恩格斯每天都“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去探望他。虽然马克思的逝世对生者来说是可怕的不幸,但为死者着想,作者认为马克思安详地死要比无能为力地活着好得多。

1883年3月17日,卡尔·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与燕妮·冯·威斯特伦合葬在一起。

2.了解语境:悼词特定的环境,庄严的葬仪,特定的场合:马克思墓前。(教师导引)作者身在公墓,直面战友的墓穴,亲临庄严的葬仪,以特殊的身份发表讲话,因而,文章字字句句都饱含了对马克思的特殊感情(即沉痛的悼念,热烈的赞颂)。

3.听配有哀乐的课文录音,要求学生画出文中表达作者这些情感的字、词、句、段。

4.分组讨论交流,每组推荐一人发言。(提示:参考所给材料,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三、教师设想学生可能涉及的内容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繁芜丛杂——多而复杂,无条理。

浅尝辄止——本意指略微尝一下就停止,文中指(学识)浅,(理解)不深。

豁然开朗——形容思路或前途忽然开朗或明朗。

忌恨——因忌妒而愤恨。

2.课文第1段为什么要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用“停止了思想”“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去世”“与世长辞”等词语?

明确:详细交代时间,一是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二是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永远不忘的时刻;三是表明马克思生命的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是十分宝贵的,饱含着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因为马克思是个思想家,用“停止思想”最为准确。而“去世了”则显得一般化,“与世长辞”不合演说辞的语体色彩。恩格斯用“停止了思想”“永远睡着了”突出了这位伟人与世长辞从容、安详的情景,修辞上叫讳饰。本段的破折号一是表示停顿,表明不想说出又不得不说出的矛盾;二是解释,二者交织表达了复杂的感情。

3.理解课文第2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可估量的损失”“空白”“不久”等词语。

明确:两个“对于”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是全篇的纲。“空白”“不久”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巨大,从而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4.抓关键词语揣摩语言。文章中的过度性语句及指代性词(4、5、6、7、8段的首句)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以唤起人们的无限景仰。

5.课文第7段中“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第8段中“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加点词语顺序可否调换?

明确:不能。“满腔热情”表明马克思斗争的高度热情,“坚忍不拔”表明马克思斗争的坚强意志,“卓有成效”则表明马克思斗争的成绩卓著。前两者表现了马克思伟大地革命情操,后者表现了马克思辉煌的革命成果“尊敬、爱戴和悼念”则表现了感情的层进,更不能调换。咀嚼这些词语,更能品味出作者真挚而丰富的感情。

四、在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启发的基础上明确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感情十分深厚,但叙述马克思逝世时并没有过多地渲染他悲痛的心情,因为,悼词的主要目的是评述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 ,以便教育和鼓舞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所以,对马克思的热烈的赞颂,才是悼词的主要内容。

五、朗读课文,进而理清文章结构(见课后板书)

六、小结

这篇悼词,极其简洁地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不仅令人信服,而且令人感动。令人信服,是因为文章列举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他的业绩是客观存在的,是无可争辩的。令人感动,是因为文章在说理过程中,运用了适当的描写性语言,从而打动读者。这种在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下、特定身份的讲话,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沉痛悼念和热烈赞颂。

七、布置作业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致使许杏虎、朱颖、邵云环3名记者遇难,20多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美国的这一卑劣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和愤怒声讨。美国在国际上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却在世界各国推行“霸权主义”。

请根据上面材料写一篇简短的演讲辞,并在班上进行讲演,字数在400字左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伙伴的生日
我崇拜的一个人
我的同学
小“书虫”弟弟
爱老师的理由
姐姐是个追星迷
我是男孩,女孩?
妈妈的脚步声
永远的超级二班
“牛”思彤
坚韧的母爱
我的美术老师
会七十二变的我
爱笑的我
“海绵一族”
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习报告
暑期证券公司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报亭销售实习报告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个人总结12篇
石油公司暑期实习报告
2010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习报告
2010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样本
农村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
2012年暑期实习报告
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
2012年大学生暑期实习总结
2012年暑期工厂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在公司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会计披露变迁的一般分析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问题研究(会员资料)
论会计委派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性
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
论财务报告的地位及其国际协调
构建新型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
二十一世纪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证券市场与会计准则国际化
促进总需求憎长的税收政策研究
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目标的探讨(会员资料)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论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新经济时代财务报告发展的趋势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及监管的理性思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新课标)
木兰诗 教案示例二
《松鼠》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
第4课诗两首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3课丑小鸭教案设计(新课标)
狼牙山五壮士1
狼牙山五壮士2
荷塘月色
金色的鱼钩
小英雄雨来
第9课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新课标)